摘要: 相反,若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應對侵害,堅定自身具有抵抗力的信心,就會健康生活、抵御疾病。1 健康宣教要點面對“非典”,應采取積極的態度,正面對待,充分認識,適時調整心理。(1)“非典”傳播是一種不能回避的現實,因此,有必要充分了解“非典”疫情、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發熱特點、臨床表現等,既要看到它的危害性......
人的心理影響具有非凡的作用。心理矛盾、心理恐懼可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內分泌功能失調,使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阻礙淋巴細胞對致病細胞的識別和消除。這樣就使病原微生物突破人體防線,招致感染。相反,若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應對侵害,堅定自身具有抵抗力的信心,就會健康生活、抵御疾病。
1 健康宣教要點
面對“非典”,應采取積極的態度,正面對待,充分認識,適時調整心理。(1)“非典”傳播是一種不能回避的現實,因此,有必要充分了解“非典”疫情、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發熱特點、臨床表現等,既要看到它的危害性,又要看到其可預防性,不要過分恐慌。(2)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不要因為無法躲避危險而過多擔心和恐懼。要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反之,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對預防不利。(3)切忌諱疾忌醫。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隔離,減少傳染。(4)若有可疑病癥,不要有僥幸心理,要及早主動隔離和防護。(5)出現恐懼、緊張、焦慮等一系列心理生理行為的反應(應激反應)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對于正常的情緒波動,不要進行 克制和壓抑,這樣不利于心理健康,要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反應。(6)與他人多交流,獲得心理支持。如果經常感到自己孤立無援,可以通過電話、互聯網、手機短信等方式多與朋友交流,相互鼓勵,溝通感情,增強心理上的相互支持。(7)面對“非典”造成的心理壓力,不要采取否認、回避退縮、過分依賴他人、指責抱怨等不良方式。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良好的飲食,保證睡眠,學會一些心理調整技巧,如宣泄法,通過語言、唱歌、喊叫、哭笑、文字等把內心的感受發泄出來;不要試圖通過使用煙酒來緩解緊張情緒,更要注意不要出現發脾氣、沖動傷人、自傷自殺等行為。(8)當恐懼緊張焦慮情緒難以承受并感到痛苦時,如極度恐慌、不敢出門、盲目消毒,出現失望、恐懼、易怒、攻擊行為和過于樂觀、放棄等行為則應求助心理專家干預。
2 小結
要相信醫學的不斷發展一定會攻克“非典”,相信自己的抵抗能力,相信預防措施的作用—這樣就會保持心態的平和,構筑起預防“非典”的心理防線。因此,做好對患者家屬的健康宣教,促其心理健康,對搞好SARS病人的防護,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是十分重要的。
(收稿日期:2003-09-11)
作者單位:100089北京武警總部機關門診部
(編輯曲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