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觀察嚴重燒傷并發肺部感染使用抗生素的療效。方法 對2001~2002年16例嚴重燒傷并發肺部感染患者依據痰培養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治療。結果 1例放棄治療自動出院,其余15例全部治愈出院。結論 合理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控制燒傷患者肺部感染,降低死亡率。...
關鍵詞 燒傷 感染 抗生素
我院于2001~2002年共收治嚴重燒傷患者23例,發生肺部感染16例,其中3例合并敗血癥,2例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除1例放棄治療自動出院外,其余15例全部治愈出院。現將治療情況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6例肺部感染,患者年齡最小4歲,最大61歲,燒傷面 積從50%~85%不等,其中伴有吸入性損傷7例,氣管切開治療3例。肺部感染最早發生于傷日,最遲為傷后13天,平均時間為6天,休克期內發生4例,痰培養檢出細菌12株,真菌2株,約55%與創面感染細菌一致,其中單純G +球菌感染3例,占18.80%;單純G - 桿菌感染4例,占25%;同時兩種細菌感染7例,占43.7%;一種細菌和真菌同時感染2例,占12.5%,細菌以耐藥葡萄球菌(MRSA)、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為主,真菌為念珠菌、黃曲霉菌感染。發生肺部感染患者出現不同程度高熱、畏寒征象,肺部聽診有濕性羅音,血常規WBC4.60×10 9 ~23.1×10 9 /L不等,中性比例0.42~0.90。
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常規給予足劑量廣譜抗生素預防性控制感染,休克期補液及時、合理。經體格檢查、胸部X片、痰培養確診肺部感染,立即針對藥敏結果調整抗生素。抗生素采用正規療法,按患者體重、藥物半衰期確定用藥劑量及時間,嚴重感染者適當加大劑量,同時盡量避免藥物之間的相互拮抗作用。其中對確認為細菌與真菌雙重感染患者,同時使用敏感抗生素和抗真菌藥物,5~10天后根據療效和全身情況考慮停止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繼續加強5~9天,一般至痰真菌培養呈陰性后3~7天停藥。對并發ARDS病例一經確診及時給予機械通氣加呼吸末正壓(PEEP)治療。手術切痂及植皮時機,一般都盡早在回吸收期開始后進行,若大面積燒傷皮源供應困難則分次進行手術,嚴重感染或合并敗血癥,結合全身情況適當推遲手術時間,以便進一步控制感染,降低手術風險。
3 結果
15例配合治療患者經植皮手術后均痊愈出院。
4 體會
嚴重燒傷患者肺部感染幾率高,伴有吸入性損傷并發肺部感染時間較早,并可成為入血途徑 [1] ,在早期應選擇廣譜、高效抗生素預防性控制感染。
嚴重燒傷患者幾乎100%出現創面感染,其癥狀可掩蓋肺部感染征象,需定期聽診,攝X線胸片及痰培養檢查。肺部感染在抗生素治療同時應加強呼吸道護理,包括濕化、霧化,促進痰液引流,若有明顯肺水腫體征應適當限制補液。
當肺部感染合并敗血癥時,應針對敗血癥之血培養結果優先使用抗生素或同時聯合使用敏感抗生素,盡快控制敗血癥。當肺部感染與創面嚴重感染同時發生時,一般優先控制肺部感染,創面感染治療原則上應盡早去除病灶。
嚴重燒傷休克期補液量較大,發生肺部感染后,易導致ARDS,其早期僅有低氧血癥改變,若出現呼吸急促征象,則在抗感染同時需加強血氣監測、X線胸片檢查,一經確診應及時進行PEEP治療。
嚴重燒傷后肺部感染選用敏感抗生素治療同時需注意其藥物毒性,保護其它臟器,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嚴重燒傷屬高代謝,在抗生素治療時加強營養支持,以利于機體的自我恢復。
總之,嚴重燒傷并發肺部感染率高,使用抗生素治療的原則是敏感、有效,避免濫用。合理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控制患者肺部感染,降低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黎鰲.燒傷治療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231.
(收稿日期:2003-09-28)
作者單位:210008南京武警江蘇消防總隊醫院
(編輯李年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