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調查重慶鐵路分局中小學生齲患情況與口腔衛生的關系。方法 對中小學生齲病按全國統一標準進行診斷記錄。并采用表格調查刷牙習慣方式和食糖情況。結果重慶鐵路分局中小學生齲患率為51。...
關鍵詞 齲齒 齲患率 齲均 口腔衛生 中小學生
齲齒是青少年常見病防治重點之一,如不及時給予預防與治療,就會影響青少年的身體健康 [1] 。為了解重慶鐵路分局中小學生口腔衛生狀況,探討其與齲患關系,選擇分別代表城市與縣城的5所學校,對學生的口腔衛生行為與齲患情況進行了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抽取重鐵分局5所學校6~15歲學生共2236名,男生1216人,女生1020人,城市學生1342人,縣城學生894人。
1.2 方法 齲病的診斷標準按WHO規定,同時參照全國學生齲病檢查統一標準進行診斷記錄 [1] ;口腔檢查使用口鏡和探針進行常規視診和探診;采用表格調查刷牙習慣方式和食糖情況。調查前對醫務人員進行培訓并統一方法;對其結果采用統計學χ 2 檢驗進行齲患率比較有無差異 [2] 。
2 結果
2.1 齲病與年齡的關系 重鐵分局中小學生的齲患率為51.01%,隨年齡的增加,齲患率逐漸下降,學生齲患率6~11歲為高峰期,8歲組齲患率最高為77.6%,13歲齲患率最低為29.53%,14~15歲基本穩定在較低水平。根據WHO規定,齲齒患病標準:12歲組齲均1.2~2.6為低水平;0~1.1為很低水平,中國中小學生齲齒患病水平在世界上屬于很低水平,可見重鐵分局中小學生齲齒患病水平屬于低水平(12歲組齲均為1.3),高于全國中小學生齲齒患病水平,因而大力開展防齲工作是醫務人員刻不容緩的責任。
2.2 地區差異 城市學生齲患率為50.07%,縣城學生齲患率為52.57%,兩者間齲患率差異無顯著性(χ 2 =1.34,P>0.05)。
2.3 性別差異 男生齲患率為50.49%,女生齲患率為51.76%,兩者間齲患率差異無顯著性(χ 2 =0.359,P>0.05)。
2.4 齲齒患病與食糖量的關系 每日平均食糖30g以上 者,其齲患率明顯高于每日平均食糖30g以下者(χ 2 =7.49,P<0.05),說明食糖的多少與齲患率的高低有密切關系,見表1。
2.5 齲患率與刷牙的關系 每天堅持早晚刷牙者,其齲患率明顯低于不刷牙者,經χ 2 檢驗,χ 2 =21.4,P<0.05,說明刷牙具有保持口腔清潔衛生,可降低齲病的發生,見表2。
表1 食糖量與齲齒患病情況
3 討論
以上結果證實,齲齒的致病因素與口腔衛生、每日食糖量有密切關系。口腔衛生狀況差、不堅持每日早晚刷牙,牙菌斑(由粘附在牙面上的細菌和糖類食物殘屑所形成)則是這些細菌生長和致病的環境。據研究表明,含有蔗糖的食物,可使牙面的菌斑增多,而且其中致齲鏈球菌大量增加。
在這次調查過程中,我們還發現患齲學生的補牙率很低,特別是縣城的學生,這可能與我國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開展不普及有關,同時家長在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乳牙會自行脫落,用不著充填。
針對齲齒發生的規律和致病因素,醫務人員應積極配合學校開展“牙防”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口腔衛生保健意識,使學生養成堅持“天天刷牙,早晚刷牙,正確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做到每日少吃糖,加強體育鍛煉,注意營養,保障飲食中有足夠的礦物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時,在學校廣泛開展氟離子透入,對不斷降低齲齒發病率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起到了護牙防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唐錫麟.兒童少年衛生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200.
2 楊樹勤.衛生統計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100.
作者單位:641001四川省內江號志口鐵路防疫站
(收稿日期:2003-10-14)
(編輯李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