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端粒酶是合成端粒酶重復序列的反轉錄DNA合成酶,大量研究表明,端粒酶對良惡性腫瘤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本文對45例胸水進行端粒酶活性檢測,初步探討端粒酶對良惡性胸水鑒別的意義。以上病例后經臨床和病理診斷為惡性胸水17例,其中肺癌8例,惡性胸膜間皮瘤3例,肺轉移癌6例。2 結果胸水端粒酶活性水平檢測結果見表1。17......
端粒酶是合成端粒酶重復序列的反轉錄DNA合成酶,大量研究表明,端粒酶對良惡性腫瘤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本文對45例胸水進行端粒酶活性檢測,初步探討端粒酶對良惡性胸水鑒別的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臨床胸水待查病例45例,男21例,女24例,平均年齡42.7歲。以上病例后經臨床和病理診斷為惡性胸水17例,其中肺癌8例,惡性胸膜間皮瘤3例,肺轉移癌6例;良性胸水28例,其中肺心病8例,結核性胸膜炎14例,原發性腹膜炎6例。
1.2 試劑 Telmerase PCR ELISA檢測試劑盒購自Boeringer Mannheim,陽性對照為試劑盒提供。
1.3 方法 按胸腔穿刺常規進行胸腔穿刺,抽吸10ml胸水置無菌經0.1%DEPC處理過的干燥試管中,同時抽胸水進行常規細胞學檢查。將胸水在4℃1000r/min離心10min,去上清,打散沉淀并加入裂解液50μl混勻,置4℃2h,16000r/min離心30min,吸取上清液,置-80℃保存備用,同時測定蛋白含量,按檢測試劑盒要求和條件進行TRAP反應用酶標儀(∑960型)測其波長500μm的吸光值(OD值),以OD<0.20為陽性標準。
2 結果
胸水端粒酶活性水平檢測結果見表1。17例惡性胸水端粒酶活性水平明顯高于良性胸水組。胸水細胞學陽性者9例,陽性率52.9%;端粒酶陽性者15例,陽性率88.2%。經χ 2 檢驗,惡性胸水端粒酶陽性率和胸水細胞學陽性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
表1 良惡性胸水端粒酶活性水平
3 討論
1994年Kim等 [1] 發展了端粒酶重復序列擴增程序(TRAP)的酶測定方法,相關研究資料表明,端粒酶的激活對癌細胞的轉化作用已經被大多數學者認可,端粒酶活性檢測有可能作為癌早期檢測的分子標志物 [2] ,本研究顯示,胸水端粒酶活性檢測,惡性胸水的診斷率可以得到很大提高。這也進一步提示端粒酶活性檢測與細胞學檢查有良好的一致性,聯合應用對提高胸水惡性腫瘤細胞陽性率具有顯著性意義。因此,本方法具有高靈敏度、特異性強的特點,有利于對胸水良惡性進行鑒別診斷。但對于其中一些炎性增生細胞,端粒酶呈現低水平表達,其是否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尚待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參考文獻
1 Kim NW,Piatyszek MA,Prowse KR,et al.Specific association of human telomerase activity with immortal cells and cancer.Science,1994,266:2011-2012.
2 董為人,楊光彩.端粒酶在癌癥早期檢測中的意義.國外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1998,19:198.
作者單位:113300遼寧省清原縣人民醫院
111003遼寧省遼陽市遼化醫院
110001沈陽中國醫科大學病理系
(收稿日期:2003-11-16)
(編輯小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