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初步探索幼兒及學齡前兒童的每日膳食建議量。方法 以滿足幼兒及學齡前兒童的營養素推薦攝入量為目標,根據折算系數和平衡膳食寶塔低能量水平食物攝入量,求出計算量并反復調整。調整后1~3歲幼兒及4~6歲學齡前兒童每日膳食建議量分別為谷類175g和250g,蔬菜200g和250g,水果75g和100g,肉禽類各50g,蛋類......
關鍵詞 幼兒 學齡前兒童 營養 膳食 建議量
為改善幼兒及學齡前兒童(以下簡稱幼童)的營養,塑造健康體魄和促進智力發育,使中華兒女在營養的起跑線上贏得優勢,本研究以《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 [1] 為基礎,以滿足幼童的營養素推薦攝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 take,RNI) [2] 為目標,探索符合幼童特點、便于在日常生活中實行的每日膳食建議量。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對象為1~3歲幼兒(以2歲組為代表)和4~6歲學齡前兒童(以5歲組為代表)。
1.2 方法 幼童的能量RNI與寶塔低能量膳食組的能量之比為折算系數,分別與低能量膳食組的各類食物參考攝入量相乘,其積為幼童的食物計算量。參照各類食物的能量及營養素的平均含量 [3] ,求出幼童能量及各營養素的計算量,并與RNI比較。若能量或某營養素不合理,則根據各類食物的營養特點,反復進行膳食模式的調整并計算占RNI%,以找到既能滿足營養需求又具實際生活可操作性的每日膳食建議量。計算所用軟件為微軟的Excel。
2 結果
2.1 折算系數 1~3歲幼兒組的折算系數為5.01MJ/7.53MJ=0.67;4~6歲學齡前兒童折算系數為6.70MJ/7.53MJ=0.89。
2.2 食物的計算量與調整量 幼童的食物計算量與建議量見表1。
2.3 能量及營養素滿足程度 由食物的計算量與建議量所推算的幼童能量及營養素滿足程度比較見表2。
表1 幼童食物計算量與建議量(g/d)
注: ˇ 折合為豆腐干重量, ˇˇ 折合為鮮奶重量
表2 幼童能量與營養素滿足程度比較
注: ▲ 營養素量占RNI%<90%, ˇ 發熱量占總能量的百分比
3 討論
本研究顯示,如果以折算系數計算的食物量作為幼童每日膳食建議量,不僅數量不整齊、可操作性差,而且在鈣、鋅營養方面存在較大缺陷。在幼兒組鈣、鋅的攝入量分別占RNI的83.56%和81.75%,學齡前兒童組鈣、鋅的攝入量分別占RNI的82.73%和80.25%(見表2),沒有達到RNI的90%以上,長期供給不足將會導致營養不良 [4] 。造成供給不足的原因是幼童生長發育較快,對鈣、鋅的需要量相對比一般健康成人高。從我國現狀看,兒童的鈣、鋅營養狀況不容樂觀。據調查,1994年學齡前兒童鈣的攝入量不到RDA的50%,鋅攝入量各地調查數據不等,占RDA的52.3%~79.8% [5] 。為改善鈣、鋅營養狀況,必須對計算量作出調整。在補鈣食品中,奶類是首選,不僅含鈣豐富、吸收率高, 而且符合幼童的飲奶習慣,很難用其它食物代替 [1] 。豆類及制品雖然含鈣較高,但在實際生活中很難讓幼童每日吃50g以上豆腐干,故建議量適當減少豆類及制品的攝入而大量增加奶類的攝入,使幼兒組達到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建議的400g飲奶量 [6] ,學齡前兒童組達到350g的飲奶量;鋅在各類常見食物中以肉禽類含量最高,平均每100g高達2.60mg [3] ,但肉禽類攝入量不宜過多,故須在提高攝入量的同時,還要根據同類互換的原則,多選用富含鋅的牛肉、羊肉和豬的瘦肉。研究中對上述三種肉類(構成比占95%)和豬肝(構成比占5%)組成肉類模式進行計算,每100g含鋅可達4.33mg,從而使肉類建議量提高到50g時即可使幼童鋅攝入量達到RNI的90%以上。
本研究在幼兒組以2歲為代表,為取得能量上的平衡,谷類建議量在1歲和3歲應用時谷類分別減增25g;同理,學齡前兒童的谷類建議量在4歲和6歲應分別減增25g。研究確定的幼童每日膳食建議量不僅數量整齊、與平衡膳食寶塔的表達習慣相同、便于實際操作和推廣應用,而且充分考慮了幼童的特點,各營養素之間數量充足、比例適當,是一個比較理想的膳食模式。長期遵循此模式,必將使我國幼童的營養狀況得到徹底改善,為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身體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寶塔.營養學報,1998,20(4):394-397.
2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營養學報,2001,23(3):194-197.
3 張金沙.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對中小學生的適用性研究.中華醫學叢刊,2003,3(11):68-70.
4 蔡美琴.醫學營養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118-130.
5 王暉.我國兒童青少年營養狀況.中國學校衛生,2001,22(4):377-378.
6 中國營養婦幼營養分會.改善我國婦幼兒童鈣營養的建議.營養學報,2001,23(3):扉2
作者單位:434020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醫療系
(收稿日期:2003-12-15)
(編輯小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