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眼球摘除是眼外傷和眼科疾病中最不幸的結局,它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和外觀。心理護理是手術前不可忽視的問題。現將我科24例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報告如下。2 心理護理本組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思想顧慮和悲觀心理,很難接受要摘除自己眼球這一事實。...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共24例,眼外傷20例,眼球萎縮3例,青光眼絕對期1例,其中男21例,女3例,年齡19~68歲。
2 心理護理
本組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思想顧慮和悲觀心理,很難接受要摘除自己眼球這一事實。
2.1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眼外傷占眼球摘除病例的首位;尤以青、中年男性居多,他們是社會和家庭的主要勞動力,手術將影響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家庭,使他們在社會和家庭中的角色發生轉變;他們既承受傷痛的折磨,又承受心理的打擊,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加上環境、家庭和社會因素的影響,使他們處于既想手術又怕手術的痛苦和矛盾之中。對這類患者護士要應注意語言要親切,態度要熱情。在護理時,及時開導患者,告訴他們手術是為了保持另一眼球的健康而不得不采取的保護措施。告知他們術中或術后在適當的時候安裝義眼,既美觀又靈活,使患者看到希望,克服悲觀,增強信心。
2.2 情感支持與科學指導 患者由于相關知識的缺乏,造成對手術期望值過高,內心難以承受手術。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家屬表示同情,并安慰他們要理智地面對現實。嚴重的眼外傷,眼球無論在形態和功能上都無法恢復,而且還有發生交感性眼炎的可能,影響健康;青光眼絕對期患者對眼球失去了正常的形態和功能,并且眼痛劇烈難以忍受;眼球萎縮的患者,眼部凹陷,外觀異常,眼內容物剜出或眼球摘除術后植入義眼可使面部外觀恢復正常。讓患者明確手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從而減輕了心理壓力,從被動手術轉為主動配合手術的良好心理狀態。
2.3 及時解除疑慮困惑 當患者對手術過程及手術后情況提出一些疑問時,我們應客觀、科學地給予積極解答。讓患者熟悉自己的病情和醫生要采取的手術方式,熱情地介紹主刀醫生良好的醫風、醫德及嫻熟的手術技巧。同時讓患者對手術過程、術后治療和護理措施的及時性、安全性、有效性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對于拒絕手術或有輕生念頭的患者,請已安裝義眼的患者現身說教,讓患者真正放下思想包袱,完全信任我們醫護人員,從自我困惑中解脫出來,愉快地接受手術治療。
2.4 患者及家屬的情緒安撫 眼外傷是眼球摘除病例的首位,導致眼外傷的病因多為工傷、車禍、爆炸等,患者同時承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術前患者和家屬在思想上總是很難接受,感到世界末日來臨,甚至對生活失去信心。術后怕人瞧不起,被社會遺棄,對工作、生活、家庭和人際關系交往等顧慮很多,情緒不穩定,拒絕別人同情和幫助,脾氣暴躁,凡事愛占上風,以掩飾心理的不平衡。我們在護理工作時應注意患者的情緒變化,做好家屬的醫學知識宣教,給予患者更多親情關懷,使家屬懂得自己的情緒可以直接影響疾病恢復。
3 護理效果
術前時間雖短暫,但患者的心理問題復雜,矛盾突出,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心理護理,則加重了心理負擔,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利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的康復。實踐證明,患者此時最需要我們的心理支持和幫助,此時也正是解除患者心理負擔,幫助患者堅定手術信心的最佳時機。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等采取行之有效地心理護理,主動介紹手術的重要性及護理措施的及時、可靠性。這樣患者完全可以擺脫心理困惑,清除心理障礙,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平靜的心情接受手術,這對手術及預后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作者單位:157011黑龍江牡丹江醫學院附屬醫院眼科
(收稿日期:2003-12-17)
(編輯秋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