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血液流變學是研究物體的形變與流動的科學,是生命科學的一個分支,是生物流變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新興的多學科交叉的邊緣科學,目前流變學的概念及手段已經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在疾病的診斷,療效的觀察,預后判斷等方面已經發揮了明顯的作用,為心腦血管病和其它各種疾病的發病機理,診斷和治療提出了新理論、新思路......
血液流變學是研究物體的形變與流動的科學,是生命科學的一個分支,是生物流變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新興的多學科交叉的邊緣科學,目前流變學的概念及手段已經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在疾病的診斷,療效的觀察,預后判斷等方面已經發揮了明顯的作用,為心腦血管病和其它各種疾病的發病機理,診斷和治療提出了新理論、新思路、新方法。
1 血液流變學是臨床重要檢測手段
血液粘度增高與降低,直接關系著人體組織器官血液供應的減少與增加,從而直接影響人體組織器官的代謝及功能狀態;另一方面,對出血后止血有重要生理意義,利用血液流變學的檢測手段,進行動態觀察和追蹤,找到致病的因素,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對降低心腦血管、腦血栓、冠心病、高血壓、心肌梗死、糖尿病等發病率死亡率都非常重要,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壽命的延長,對科學發展各方面的重視,血液流變學越來越被臨床醫生所認可和應用。血液粘度反應血液運輸供應狀況,血液在體內的流動性,了解血液的流動性及其生理和病理的變化規律,對許多疾病,尤其是中風、心肌梗死、心絞痛、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腎病綜合征,心腦血管病等的病因研究、疾病診斷、發病機制的探討以及對疾病的發展和預后的判斷、治療和預防,藥物作用原理療效的探索以及腫瘤的發生和轉移的判斷等都有極其重要意義。
2 提高檢測水平,為臨床提供準確可靠依據
血液流變學的檢查,作為一種預測的手段在疾病的癥狀前出現,血液流變學的參數如可能有先兆的出現,血液中的濃、粘、聚、凝、稠與血液的成分有密切關系。紅細胞壓積,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聚集,紅細胞剛性,血小板 聚集,纖維蛋白原,血脂,這些因素升高,可導致血液的高粘滯狀態;缺血,缺氧情況更為嚴重,具備的因素越多,發病的危險性越大,故提醒臨床醫生和患者引起高度重視。各類心腦血管病的病根是血液而不是血管,一旦人的血液成分、血液功能、血流動等發生病理改變就會首先損傷血管內皮,引起炎性變化,粥樣硬化,血栓形成、血管堵塞,壞死或出血,引發各類心腦血管病,所以治療疾病均應先改善血液,再修復血管。綜上所述,我們不斷加強學習宣傳,廣泛開展血液流變學在臨床上的作用,提高人們對血液流變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的認識,提高檢測人員的業務水平,為臨床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把我國血液流變學事業提高到新的臺階。
作者單位:037004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
(收稿日期:2003-12-01)
(編輯秋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