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3年6月14日,興安盟阿爾山市興宇農場發生一起原因不明的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1 流行病學調查1。1 中毒經過 興宇農場位于阿爾山市東北部,距市區70km,屬于林區洼地,人煙稀少,衛生條件差。...
2003年6月14日,興安盟阿爾山市興宇農場發生一起原因不明的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暫住興宇農場房舍的23名地質隊員晚餐后不久,陸續出現頭暈、惡心、胸悶、頭痛等癥狀,急送阿爾山林業職工醫院治療并報告衛生防疫站。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流行病學調查
1.1 中毒經過 興宇農場位于阿爾山市東北部,距市區70km,屬于林區洼地,人煙稀少,衛生條件差。6月14日下午,暫住興宇農場的某地質隊野外勘探人員因下雨提前收工,回到住所等待吃晚餐。16時30分開始進餐,共有31人進餐。至19時30分左右,開始陸續有人出現惡心、嘔吐、頭痛、多汗、胸悶等癥狀。幾小時后有23人出現中毒癥狀,先后到阿爾山林業職工醫院就診。
1.2 流行概況 31名進餐者中,發病23人,發病率74.19%,進餐者均為男性,23名病例中,年齡20~40歲。 首例病人的癥狀出現在進餐后1h,最后1例病人出現在4h,發病高峰在進食后2h。見表1。
表1 進餐后不同時間內病例分布
1.3 臨床表現 以頭暈、惡心、嘔吐、出汗、乏力、頭痛、腹痛、胸悶等為主,部分病例有胸痛、腰痛、肌肉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見表2。臨床檢驗血常規、肝功能正常,16名患者血鉀偏低,16名患者血鈣偏低,3名患者尿蛋白陽性并伴有血尿。病人經阿托品、清開靈、ATP、輔酶A、補充電解質或對癥治療,預后良好,平均病程3天。因醫院條件有限,未作其它檢驗。
表2 23例中毒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
2 衛生學調查與檢驗
2.1 衛生學調查 6月14日晚餐主食為米飯,菜為豬肉燉豆角、豬肉炒尖椒、油炸花生米等。其所用食品等原材料均是從市內購進,連續2周內均在食用。飲用水為深水井且與農場人員共用。經現場調查,中毒人員住所是一平房,房外接一臨時廚房,其房頂是用從農場借的苫布搭建,廚房設施及衛生條件很差,糧食、蔬菜等堆放在地上。住所50米處另有一平房為農場倉庫,存有農具、農藥、化肥、苫布等雜物。
2.2 檢驗 幾種主、副食及原材料均有剩余,對剩余食品及原料按規定采樣備檢。按腸道細菌常規培養并同時檢測農藥。結果各檢樣經增菌培養后,細菌總數、大腸菌群及致病菌項目檢驗中未見異常。用試紙法進行農藥定性檢測,在剩余的炒尖椒和燉豆角中有機磷農藥呈陽性。據此進一步擴大農藥檢測范圍,結果在屋頂苫布檢出有機磷農藥。農藥檢測未作定量測定。
3 分析討論
這起食物中毒事故,從剩菜及屋頂苫布中檢出有機磷農藥,推斷原因是廚房屋頂苫布因下雨濕透,而苫布曾在農場倉庫中被有機磷農藥污染,雨水沖刷農藥滴入廚房的菜堆上造成污染。廚師做菜時清洗不認真,結果造成中毒。 病人的臨床表現與有機磷中毒基本相符 [1,2] 。
此次中毒病人癥狀比較輕,可能和污染程度有關,因苫布上的農藥在雨水沖刷下滴入屋內的量不是很大,而菜又被簡單洗過,農藥殘留量進一步減少。所以未造成嚴重后果。偏遠的農場經常使用大量的農藥,保管儲存很不規范。衛生監督人員現場調查發現,農場倉庫內仍有許多農藥(3911)與苫布等雜物混放,而且農藥瓶有破損已造成污染。地質勘探人員在借用苫布時未能注意到這些問題,用被農藥污染的苫布作屋頂,結果因下雨引起中毒事故,經清理整頓及改造廚房后再未發生類似事件。因宣傳、管理在偏遠農場不到位,大量的農藥往往不能規范使用、保管,容易引起農藥中毒。今后應加強各類農場的食品衛生監督工作,特別要注重農藥的衛生管理,防止農藥污染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陳炳卿.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第四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5.
2 任引津.急性化學物中毒手冊.上海:上海醫大出版社,1994,3.
作者單位:137400烏蘭浩特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衛生防疫站
(收稿日期:2003-12-12)
(編輯維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