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80-6115(2004)06-0551-01 據資料調查,我國到2020年每4個人就有一位老年人,老齡問題將會在未來社會更加突出。腰椎退行性變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現就我院2002~2003年260例門診病人腰椎退行性變患者結合臨床、X線平片加以分析,以提高對腰椎退行性變的認識和診斷水平,及如何減緩“......
據資料調查,我國到2020年每4個人就有一位老年人,老齡問題將會在未來社會更加突出。腰椎退行性變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現就我院2002~2003年260例門診病人腰椎退行性變患者結合臨床、X線平片加以分析,以提高對腰椎退行性變的認識和診斷水平,及如何減緩“衰老”的速度,提高老年人生命質量。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60例60歲以上老年患者中,男146例,女114例,年齡最小60歲,最大84歲,平均年齡67歲。臨床表現:患者大多數有腰部疼痛不適,活動受限,有的脊椎側彎畸形。當腰椎疼痛加劇,單側或雙側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有時行走困難。
1.2 檢查方法 全部患者均攝取X線腰椎側位平片,有的加照雙斜位片,對X線平片疑有椎間盤脫出患者,為明確診斷補做CT檢查。
1.3 X線表現 (1)腰椎骨質增生,見腰椎邊緣出現唇樣、鳥嘴樣、橋形增生,骨質增生部位常見于椎體前后緣及椎體兩側緣。260例患者骨質增生檢出率為100%。(2)腰椎上下骨板關節面增厚超過3mm,X線表現細線狀改變,260例患者中有112例發生此種征象,檢出率為43.1%。(3)腰椎附件椎間小關節面骨質增生,X線表現小關節狹窄、模糊、硬化,嚴重者上下關節突骨質增生變大,密度增高。260例有80例發生此種改變,檢出率為30.7%。(4)腰椎前、后縱韌帶、黃韌帶骨化,X線表現為椎體前后緣的線條狀和兩側的斑片狀、條狀鈣化陰影,其骨化方向及形態與韌帶走行方向一致,260例中有86例發生此種征象,檢出率為33.1%。(5)腰椎間盤病變,包括椎間盤變形和脫出。X線見腰椎椎體間隙狹窄。椎體間隙前窄后寬對椎間盤脫出診斷意義最大,有23例腰椎間盤脫出經CT檢查確診。260例中有126例發生腰椎間盤病變,檢出率為48.5%。
2 討論
腰椎退行性病變首先從椎間盤和小關節軟骨退行性變開始,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病率增高,60歲以上老年人中無一例外的都可患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退行性變。腰椎退行性變X線征象形成原因有以下幾點:(1)腰椎唇樣、鳥嘴樣、橋形增生的形成,主要是由椎間盤纖維環增厚,軟骨變薄破壞,椎體邊緣骨質增生修復所致。(2)腰椎前、后縱韌帶、黃韌帶和棘間韌帶鈣化,主要由于骨質增生刺激周圍軟組織,椎間盤變性造成椎間隙狹窄,脊柱側彎,椎體形成增生小關節炎刺激韌帶產生炎癥增生和鈣質沉著所致。(3)腰椎體間隙狹窄形成原因,一是椎間盤變性,溶解吸收造成椎體間隙狹窄;二是椎間盤碎裂脫出造成椎體間隙狹窄。(4)腰椎退行性變合并骨質疏松的形成,主要是老年人運動量減少,引起脫鈣所致。(5)腰椎退行性變合并椎體滑脫,主要由于老年人韌帶松弛和椎間盤變性,以及椎弓根崩解造成脊柱不穩定產生滑脫。
作者單位:250100山東省濟南煙草職工醫院
(收稿日期:2004-03-29)
(編輯李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