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對于婦女盆腔囊性腫塊的超聲圖像與術后病理進行對照比較分析。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全部病例均經手術病理證實。結果 盆腔囊性腫塊聲像圖與術后病理對照檢查,二者符合率為88。結論 超聲檢查對于盆腔囊性腫塊能做出比較明確的分析診斷,其中對于非均質囊性腫塊內血供的觀測,有助于良惡......
關鍵詞 盆腔囊性腫塊 超聲圖像 病理對照
盆腔囊性腫塊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我們對1999~2003年的206例208個盆腔囊腫的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將其術前的超聲圖像與術后的病理診斷進行了對照,總結超聲特點,以期提高超聲診斷的準確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206例患者均為住院病人,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47歲。單純性囊腫116例,混合性囊腫92例;囊壁纖維規則者128例,厚壁毛糙者80例;盆腔左側的囊塊123個,右側81個,雙側2個。以急性腹痛就診者23例,其中卵巢囊腫蒂扭轉8例,宮外孕9例,盆腔膿腫6例。全部病例均經手術治療。
1.2 方法 采用美國ATL公司產的APOGEE-8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及惠普公司的Image-point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的頻率3.5MHz。檢查時病人膀胱內適當充盈,膀胱與瘤體分辨不清者排尿后再探查;急癥者用導尿管注入膀胱內無菌生理鹽水350~400ml后探查;個別病人需行腸道準備后再查。所有患者均取仰臥位,將探頭置于恥骨聯合上方做縱、橫不同角度掃查,顯示出子宮、附件及囊塊,仔細觀察囊塊的大小、回聲、邊界、輪廓及內部回聲,對于可疑惡性者,可行彩色多普勒檢查,觀察血流分布情況,并分析多普勒血流流速曲線,測量阻力指數,選擇最佳聲像圖、凍結、攝片、記錄、報告。
2 結果
本組206例術前超聲檢查與術后病理檢查結果對照見表1。二者符合標準如下:符合:超聲提示的診斷、囊塊的定性及定位與術后病理結果一致或基本一致。不符合:超聲提示的診斷、囊塊的定性與術后病理結果完全不符合或超聲未發現而術中查及囊塊均列于其中。
3 討論
盆腔囊性腫塊是婦科最常見疾病之一,而卵巢又是腫瘤好發器官,原發于卵巢的腫瘤多達30余種,其中卵巢囊腫更為多見。本組對206例208個盆腔囊腫術前超聲檢查與術后病理診斷進行了對照分析,認為囊性腫塊有以下幾種聲像圖特征,可做為臨床診斷及術后式選擇參考依據。(1)卵巢良性囊腫:邊界清晰,囊壁光滑,囊腫一般類似圓形或橢圓形,內部呈無回聲液性區,后方壁回聲增強。內部透聲好、壁光滑者多為單純性囊腫;囊腺瘤多表現為壁光滑,分隔纖細;多分隔兼有囊內散在細密點狀回聲者為粘
表1 206個盆腔囊性腫塊超聲與病理檢查對照表術后病理診斷
超聲診斷囊塊 符合液性囊腺;有葡萄胎征象者應考慮為黃體囊腫;囊壁厚、內壁欠光滑,囊內透聲差,與周圍組織密切粘著,動態觀察隨月經周期大小有變化者,再結合痛經史,應考慮巧克力囊腫。(2)卵巢惡性囊腫:主要為囊實性聲像圖表現。大多數內囊有不均質寬帶乳頭狀突起,分隔呈不均勻增厚。彩色多普勒可見囊壁乳頭及厚壁分隔內豐富血流信號,RI0.42~0.57,為低阻血流,有助于良惡性的鑒別。部分病人可合并腹水。(3)囊性畸胎瘤:囊性腫塊表面光滑而完整,內可見漂動性強回聲后方伴聲影,部分囊內可見中等回聲團附壁。(4)宮外孕(破裂型):于附件區可見不規則混合性包塊。內部回聲雜亂,與周圍組織粘連。部分于子宮直腸窩及腸間可見到游離液體。結合相關病史、檢驗報告不難確診。若于包塊內見到胎心搏動,則為異位妊娠的確鑿證據。(5)盆腔炎性囊塊:盆腔內出現紡錘形或不規則混合性包塊,邊緣增厚不光,與周圍粘連嚴重者可將子宮與臨近器官牽拉變形移位。盆腔內因腹膜炎所致的液性無回聲,常局限于子宮直腸窩內形成膿腫,病人多有發熱、腹痛等臨床癥狀。根據術前聲像圖特征的分析及結合臨床特征,大部分盆腔囊性腫塊可以做出明確的分型診斷,為術前制定合理 的治療方案提供了一定的依據,但仍存在誤診的情況。我們認為這主要是與缺乏臨床經驗、不注重結合病史及臨床資料,而單純依靠聲像圖特征診斷疾病有關。
作者單位:266071山東青島空軍青島療養院特診科醫務處
內蒙古包頭市第七醫院超聲科
(收稿日期:2004-04-10)
(編輯海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