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80-6115(2004)07-0662-02 粒細胞缺乏癥患者多因免疫功能急驟下降,出現嚴重肺部感染。我科自2002年1月~2003年9月共收治粒細胞缺乏癥伴肺炎的患者11例,經過治療和精心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 本組11例粒細胞缺乏癥伴肺炎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齡34~72歲。2 護......
粒細胞缺乏癥患者多因免疫功能急驟下降,出現嚴重肺部感染。此病起病急、進展快,病死率高。我科自2002年1月~2003年9月共收治粒細胞缺乏癥伴肺炎的患者11例,經過治療和精心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11例粒細胞缺乏癥伴肺炎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齡34~72歲。其中由于化療引起的8例,藥物引起的2例,放射線引起的1例,主要表現為高熱、咽痛、咳嗽、咳痰、胸痛。11例中除2例因家屬要求自動出院外,其余9例均轉危為安。
2 護理
2.1 嚴格消毒隔離 嚴格消毒隔離,預防交叉感染,對病人實行保護性隔離制度。(1)將病人安置在單人無菌室內,入室前病室應嚴格消毒,用紫外線空氣消毒機消毒1次,地面和床單須用1:80的“84”消毒液擦拭;(2)患者入住后,室內空氣每日用紫外線消毒機消毒2次,每次1h;室內床單、家具每日用1:80的“84”消毒液擦拭一遍;地面用1:80的“84”消毒擦拭3次,并且進行室內空氣細菌監測;(3)患者的衣被高壓滅菌后每日更換,每班固定一位護理人員在病房,要求衣帽整潔,戴口罩、手套,工作服高壓滅菌后每班更換;(4)室內用具、食品均需滅菌;(5)患者用的醫療物品如:聽診器、血壓表、體溫表等均需放在熏箱內消毒;(6)杜絕探視,向病人及家屬解釋其必要性,使其自覺配合;(7)各種損傷性的穿刺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2.2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處理
2.2.1 按時給病人翻身拍背,以利肺內分泌物的排出,并用慶大霉素2支,糜蛋白酶2支,地塞米松1支,加生理鹽水40ml,每日2次給病人霧化吸入以消炎、祛痰、止咳 [1] ,并嚴密觀察痰的顏色、性質和量,為治療提供幫助。
2.2.2 體溫過高的護理 (1)臥床休息,鼓勵病人多飲水,每天至少2000ml;(2)給予物理降溫,禁用酒精擦浴,禁用水楊酸鈉等對白細胞有抑制作用的解熱止痛藥物 [2] 。若出汗過多,應及時給病人擦干皮膚,隨時更換衣服;(3)調節好室內溫度在20℃~24℃,濕度在55%~60%之間;(4)保持床單干燥,以防受涼,并注意病人降溫后的反應,避免發生虛脫。
2.2.3 反復做咽拭子、血、尿、大便、痰等培養及藥物的敏感試驗,明確感染的性質以指導臨床抗生素的應用。
2.3 加強皮膚護理 粒細胞缺乏的病人易出現面部感染,鼻竇壞死,以及外陰肛門的感染,故應勤洗澡,勤剪指甲,避免抓傷皮膚,嚴防褥瘡發生。睡前便后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20min,保持大便通暢。
2.4 口腔護理 此病人因長期應用大量的廣譜抗生素易引起霉菌感染,故每日進餐前后睡前晨起用生理鹽水漱口,并觀察口腔粘膜有無潰瘍、感染,及時處理。
2.5 加強營養 (1)飲食:鼓勵病人進食,選用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清淡飲食。為增進患者食欲,鼓勵患者攝取足夠的營養,做到色、香、味俱全;(2)遵醫囑輸入新鮮血,以增強機體免疫力。
2.6 心理護理 由于隔離的需要,患者住單人病房,易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和孤獨恐懼感,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充分重視這一時期患者的心態,加強心理護理,生活上關心患者,多與患者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患者對環境的不適應,以積極的態度接受治療。
2.7 恢復期護理 患者粒細胞恢復正常及肺炎治愈后1周內,仍應嚴密觀察病情化,預防感冒。做好恢復期的各項護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龔振夏,譚清和,徐愛兵.惡性腫瘤化療后中性粒細胞缺乏癥29例報告.河南腫瘤學雜志,1998,11(2):111.
2 黃一微,林果為.粒細胞缺乏癥的急癥處理.臨床內科雜志,1994,11(5):17.
作者單位:253014山東省德州市人民醫院
(收稿日期:2004-04-21) (編輯劉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