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80-6115(2004)07-0643-01 筆者近年用自擬方“闌尾消瘀湯”結合西醫治療急性闌尾炎36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2 治療方法 (1)中醫治療:理氣散瘀、消炎止痛。(2)西藥治療:臥床休息,抗菌消炎,全身支持療法,無效者立即轉入外科手術治療。無效:治療3天癥狀、體征無明顯好轉或發現......
筆者近年用自擬方“闌尾消瘀湯”結合西醫治療急性闌尾炎36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36例均為門診病人,男20例,女16例,年齡13~43歲,發熱37.4℃~38℃27例,38.1℃~39.5℃9例,WBC均為(10~23)×10 9 /L之間。
1.2 治療方法 (1)中醫治療:理氣散瘀、消炎止痛。給予自擬方“闌尾消瘀湯”,藥用:雙花60g,敗醬草20g,鬼針草20g,桃仁15g,丹皮15g,大黃6g,元胡15g,木香15g,薏米15g,枳殼10g。水煎服,每日1劑,3天為1個療程。(2)西藥治療:臥床休息,抗菌消炎,全身支持療法,無效者立即轉入外科手術治療。
1.3 療效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血常規化驗正常,1年內不復發;顯效:愈后半年后復發;無效:治療3天癥狀、體征無明顯好轉或發現并發癥轉手術治療。
1.4 治療結果 痊愈26例,顯效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1.7%。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36歲,1997年12月4日初診。主訴腹痛,轉右下腹疼痛1天余,伴有惡心、嘔吐。查體右下腹麥氏點壓痛,腹大肌、閉孔肌試驗陽性。血常規:WBC18.8×10 9 /L。確診為急性闌尾炎。患者懼怕手術,方來門診治療。脈弦數,舌質紅,苔薄黃,中間膩,屬“腸癰”瘀熱阻于闌門所致。用“闌尾消瘀湯”每日1劑,水煎服。同時用青霉素320萬U、氨芐青霉素2.0g,加入液體靜脈點滴,每日2次,療程4天,痊愈。隨訪1年未復發。
3 討論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急腹癥中的常見病,屬中醫“腸癰”范圍,多因飲食失節,寒溫不適,損傷腸胃,至闌尾氣血凝滯,瘀熱阻滯,熱盛肉腐成膿所致,瘀熱阻于腸道,胃氣不降,則惡心嘔吐,胃痛。
中西藥結合,縮短病程,減輕病人痛苦和負擔,抗生素控制炎癥感染,中藥散瘀活血、清熱解毒、理氣止痛,調理胃腸功能,達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本方中丹皮、桃仁活血散瘀,雙花、敗醬草、鬼針草、薏米、大黃清熱解毒為主藥,輔以木香、元胡理氣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散瘀活血、理氣止痛之功。
作者單位:068450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中醫院
(收稿日期:2004-03-10) (編輯元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