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生物醫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醫學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目前西藏地區相當部分醫院執業醫師的學歷、知識層次較上世紀已有質的飛躍,在三級醫院中,臨床科室醫生已基本淘汰大專生,相當部分為碩士、博士,使得新技術、新業務不斷開展,而相比之下,臨床護士的學歷和知識層次與醫生形成了較大的反差,盡管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的......
1 臨床科護士及護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大部分護士的學歷層次偏低 臨床科護士多為中專學歷,大專以上學歷比例較少,護理研究生更是鳳毛麟角。即便有些護士參加了成人護理大專學習,但如果在校期間不專心學習,或者少數護士基礎太差無法跟上規定的課程,其文憑的含金量也會大打折扣。
1.2 部分護士的專業知識陳舊退化 許多護士在參加工作后,認為護士的工作就是輸液、打針、發藥,不重視業務學習,不接受繼續教育,再加上護士多為女同志,結婚、休產假、育子等家庭事務纏身,上班時間疲于應付;另一方面,高原地區干部年度休假時間長,部分護士外出進修學習,導致人員在位率偏低,加重了在職人員的工作任務,有時甚至超負荷運轉,以致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參加業務學習,一部分護士專業知識不但未能得到提高,反而日漸退化,影響了基礎護理、專科護理質量的提高,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醫療護理水平。
1.3 護士長管理素質不高 醫學科技的發展對護士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護士長不僅要有較高的知識層次、技術水平和良好的道德修養,而且還要具有較強的現代化組織管理能力,善于培養和使用人才,善于調動護士的積極性,發揮各級各類護士的專長。由于高原地區護士新老交替快,難以留住人才,致使目前相當部分護士長僅為初級職稱,導致臨床工作經驗不足,多數未經過管理知識培訓,系統的管理能力較為匱乏,技術上也缺乏指導能力,影響了科室護理工作的質量。
1.4 新的護理模式尚未在臨床全面推行 由于以上三個方面的原因,使“以病人為中心”的系統化整體護理新模式尚未在全部臨床科室推行,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的功能型護理模式仍然在臨床工作中占有相當比例,難以發揮護士主動觀察、認識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2 改進措施設想
臨床科室各項任務是通過醫生、護士群體合作來完成的,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可見護理工作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要適應快速發展的醫學科技,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就必須著力培養和提高臨床科護士的整體素質。
2.1 重視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立足崗位成才,合理安排脫產學習 護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綜合性科學,護士素質的提高離不開護理實踐,在實踐中不但要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熟悉各項操作技術,還
要學會觀察,包括患者病情的變化,患者及親屬心理的變化,同時還要學會分析和解決護理問題,這是在校學習難以學到的。但要從根本上提高護理隊伍的知識層次,必須適當安排人員脫產進修、學習,通過在學校的系統學習,不但可以提高護士的學歷層次,擴大知識面,同時也有利于護士開闊視野,更新觀念。提高護士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增強自信心,在回到工作崗位后,容易激發更高的工作熱情,容 易贏得患者的信任,帶動科室護理工作上一個新臺階。但為了保證科室護理工作的連續性和正常運作,應該合理地安排人員脫產學習,保證在職人員比例,避免因人員缺失造成護理工作的“斷層”現象。
2.2 培養人文觀念,轉換護理模式 通過教育使護士認識到整體護理的重要性和先進性,積極創造條件,堅決在臨床科室全面實行整體護理新模式。教育護士轉變觀念,從新的社會醫學模式出發,樹立面向病人,面向人群,集醫療、預防、保健于一體的護理新觀念。摒棄以疾病為中心的傳統護理模式,使臨床護士學會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新模式,學會收集、整理病人資料,根據病人主要病情提出護理問題或護理診斷,做出評估,制定適合于病人的護理措施,并進行健康宣教。
2.3 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著力培養護士的群體素質 社會的發展和觀念的變遷,使一部分護士產生了失落感和自卑感,不安心護理工作。因此,要大力宣傳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科學性,使她們增強責任感和榮譽感。一個護士具備了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對病人有愛心,才能自覺參加到整體護理中去,一支護理隊伍只有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水準,才能保證整體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1] 。護士服務的對象是人,具有豐富的情感意識,因此,要著力培養護士的群體素質,它包括情感意識、責任意識、興趣意識和整體意識 [2] 。教育護士要注意自身形象,護士作為各項治療護理的實施者,其行為不僅僅是代表個人,而代表了醫院的形象,同時應強化護士的法律意識,使其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并按各項操作常規進行工作,避免差錯事故和對病人的侵權。醫院也要努力改善護士的工作、生活條件,充分調動其積極性。
2.4 提高護士長的管理素質,科學合理地管理好護士和護理工作 選拔優秀人才擔任護士長,組織護士長參加管理知識培訓。對科室護士區分不同學歷層次、不同技術職稱,分配不同的工作,分類指導,按級管理,因人施教,護士和護理工作的管理也不能光靠護士長一個人一插到底的方式,注重發揮主管護師、護師的幫帶、教育、管理作用,采取塔型分層管理方式,提高護理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5 鼓勵護士撰寫論文,實行量化考核 通過撰寫論文,促使寫作者系統地查看與論文主題相關的文獻,了解新知識,也有利于總結經驗,增強信心,提高自身素質。對積極撰寫論文者給予適當的獎勵。對在職護士定期進行護理專業技能綜合考試 [3] ,制定量化考核細則,年終對工作表現、理論考試、操作考試、解決護理問題的能力以及發表論文情況等內容進行綜合評分,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制造一種人人爭上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陳霞,羅嗣瓊.淺析新時期軍隊醫管護理管理的特點及規律.西南國防醫藥,1997,7(1):51-53.
2 楊俊杰.臨床科室群體素質的作用與培養.成都軍區醫院學報,1999,1(3):45-46.
3 瞿鳳玲.護理專業技能綜合考試探討.實用護理雜志,1997,13(2):108.
(收稿日期:2004-03-30)
(編輯維 蘭)
作者單位:850003拉薩西藏軍區總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