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整體護理,一種著眼于生理、心理、社會全方位的新型護理模式應運而生。整體護理是以現代護理為指導,以病人的健康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核心內容,為病人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整體護理服務的系統化護理模式。因此,護士的任務已由原來單純的輸液、打針,擴展到了對患者康復的全過程的護理。我院自199......
1 轉變服務模式,改善護患關系
1.1 以病人為中心入院須知 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系統化整體護理。病人入院后,責任護士應儀表端莊,面帶微笑地自我介紹,并向病人及家屬介紹病房的環境、醫院的技術力量、主管醫師、主管護師、護士長及同室的病友。用我們的微笑和語言來緩解病人的擔憂和緊張。溫暖的話語,微笑的面容,近距離的接觸,事情雖平常,卻飽含著對病人的理解和尊重,體現了整體護理以病人為中心的指導思想。
1.2 由專人護送病人檢查 醫院設立有陪檢中心,入院后所有的檢查,如CT、B超、心電圖等均有護士陪同,不能行走的病人有推車接送,不能讓病人獨自去檢查。陪檢過程中要細致周密的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實施護理,為患者解決了實際問題,每時每刻做患者健康的守衛者。
1.3 詳細的出院指導 病人出院時,護士應把出院后應注意的事項,復診的時間,一些常用藥物的服用劑量、時間和注意事項等都要做詳盡的指導,必要時列成書面文字交給患者,把合乎患者的健康服務需要做為第一宗旨。
2 建立新型的主動參與型護患關系
2.1 加強護士的責任心和工作的主動性 整體護理中,要求護士圍繞患者最關心、最擔心的問題進行宣教和指導,同時做出護理計劃,最后根據護理活動做出評價。所以要求我們每一位護士改變過去機械式的操作,提高責任心,對每一位患者都要仔細觀察、認真查體,并親切與之交談,了解其心理情緒狀態,及時進行護理調整。晨護時,我們會一邊掃床一邊問候:“早上好”或“昨晚您睡得好嗎”?抽血時我們會告訴你:“抽血的目的是為了檢查您的臟器功能,少量的抽血不會影響你身體的健康。”輸液時,我們會說:“今天要輸幾瓶液體,每種藥的作用是什么……”。同時,每天我們要把住院的一日清單及時送到患者手里,讓患者明白每天花費了多少等等。總之,我們要及時主動地告訴患者他(她)們想知道的問題,這樣會很大程度地緩解病人的焦慮及恐懼心理,從而也使護理質量得到了提高。
2.2 利用所有時間為患者服務 根據患者病情及三級查房制度的要求,護士的工作時間全部還給了病人,使護患之間有充分的時間做各種交流。我們會及時地巡視病房,用自己的知識為患者解答各種疑難問題,讓患者體會到你對他們的關心,有一種到家的感覺,同時也能充分發揮患者的自護能力,并積極配合治療,提高了治愈率。
3 嚴格護理質量,提高護士素質
3.1 全面落實基礎護理 從床單位整理到皮膚、口腔、頭發、大小便等護理,護士應根據病人的要求做到非常細致,對病人熱情負責。
3.2 開展整體護理的核心是提高護理質量 我們不僅要求技術熟練,還要強調輕柔無痛的操作及護理。靜脈穿刺不僅要一針見血,還要細心的人文關懷,如拔針時,告訴患者不僅要將穿刺部位壓好,還要壓住血管的穿刺點,而且要壓迫3~5min,以保護好血管,減少患者的痛苦。
3.3 提高護士專業知識 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也有所提高,所以,患者入院后,對自己將面臨的治療、護理問題提出各種疑問,這些問題涉及到解剖、病理、生理、生化,甚至遺傳、免疫、心理及社會問題的咨詢,而我們現有的知識水平不能滿足病人的需求,這就迫使護理人員必須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工作中互相請教,才能發揮更多的專業效應,從而調動了大家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知識水平和工作的能力。高素質的人才是護理改革的基礎和保障,鼓勵護理人員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向更高醫學殿堂進軍。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的開展,不是靠醫院的硬性規定,而是要求護理人員在做一項操作的同時,把病人看作是生理、心理、社會的完整的人去尊重他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患者身上,每項工作都要完成到位。整體護理的實施將有利于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促進護士素質的提高、密切了護患關系,贏得了患者和家屬的信任,同時充分體現了我們護士工作的內在價值,適應了新的醫學模式的需求,使護士的工作得到了社會的承認。
(收稿日期:2004-04-18)
(編輯李 木)
作者單位:056201河北邯鄲峰峰集團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