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子宮內膜癌是較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多見于絕經后婦女。近年來的內膜癌發病有年輕化趨勢,文獻報道40歲以下患者所占的比例由1%~8%增至13。由于缺乏對疾病的認識,特別是那些尚未生育的年輕患者,對能否保留卵巢功能及保留卵巢功能是否安全,對預后有無影響是一大心理問題。我院自1982年1月~2003年4月收治了17例35歲......
1 臨床資料
35歲以下內膜癌患者共計17例,其中≤25歲4例,26~30歲5例,31~35歲8例。均為Ⅰ期子宮內膜樣癌,Ⅰa、Ⅰb、Ⅰc分別為5(29.4%)、11(64.7%)、1(5.9%),除1例中低分化者有深肌層浸潤外(5.9%),其余患者均不存在高危因素(低分化、深肌層浸潤、腹水細胞學陽性、附件轉移、淋巴結轉移、血管淋巴間隙轉移)。其中14例手術(2例為大劑量孕激素保守治療失敗或放棄保守治療后手術),手術率82.3%,均行子宮切除術。保留一側或雙側卵巢者10例占71.4%,盆腔淋巴結清掃6例占42.9%,術后孕激素治療4例占28.6%,無術后放療或化療者,此17例中15例(88.2%)尚未生育,5例(29.4%)臨床Ⅰa期高分化子宮內膜樣腺癌行孕激素治療,結果:1例失敗,1例治療不久放棄保守治療行手術,1例失訪,另2例隨訪1~2年無復發。
2 患者心理特征
2.1 個性心理特征 此類患者均為35歲以下年輕女性,她們大多有知識、有文化,對未來充滿信心,求生欲望強烈、情感脆弱,思想負擔較重。面對癌癥,害怕因手術切除女性生殖器官影響日后生育,失去丈夫、家庭,甚至有的子宮、卵巢切除的病人擔心男性化,影響夫妻生活,自憐、怨恨、情緒消沉。
2.2 焦慮 有研究表明,子宮內膜癌患者焦慮評分明顯高于正常 [2] ,此類年輕患者大部分建立了家庭,有著穩定的工作,正處于事業的奮斗階段,突然得知自己身患癌癥,心理平衡被打亂,擔心自己的疾病給家庭增加負擔、工作被中斷,害怕治療效果不佳,尤其擔心腫瘤轉移、復發,導致生命終結或受疼痛折磨,表現出焦慮不安,不知所措。
3 護理措施
3.1 幫助患者盡快適應環境,確認角色 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面對癌癥,精神和心理都面臨著巨大壓力。在護理過程中,首先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主動介紹自己、主管醫生、同室病友及病房環境,經常巡視,做好各項生活護理。聯絡病人家屬、同事給予探望和照顧,與病人共同分擔心理壓力。
3.2 傾聽與了解 在工作中或空閑時間主動與病人接觸,傾聽病人的心理感受,了解病人的社會背景、情緒變化,建立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許多年輕病人經常盲目地、不加分析的對照或查閱有關期刊,加重自己的心理負擔,此時我們會耐心講解疾病的預后,聯絡已康復或已育有子女的患者,使之與病人聯絡,減少其他焦慮,增加信心。
3.3 術前護理 首先評估病人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在進行術前準備前向患者介紹有關疾病和手術知識的宣教。年輕內膜癌患者常合并原發不孕、月經不規律、多囊卵巢和內膜增生,很少有高危因素,如:低分化、深肌層浸潤、附件轉移、淋巴結轉移等,預后較好。告知病人分化好的早期內膜癌可采用保守治療,即使手術切除子宮或卵巢也不會導致男 性化,可遵醫囑服用女性激素,維持女性特征。另外我們利用自制宣傳冊、板報等形式向病人及家屬介紹疾病的發生發展、女性生殖系統功能及解剖圖譜,使患者了解手術的指征和范圍,消除病人心理顧慮,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3.4 術后宣教 主要是針對計劃生育和性生活的指導。許多病人認為切除子宮會降低性欲,甚至害怕性生活造成癌癥的復發。在這種情況下,要使患者及配偶雙方了解疾病的特點、發生部位,解釋手術切除的部位、目的及治療后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強調即使切除子宮或其他生殖系統并不意味著性欲的降低或喪失女性特征。并告知家屬,對一個身患癌癥的病人來說,擁抱、接觸、相互親昵的動作,也是生活中表達情感的一個重要部分。
3.5 保守治療病人的宣教 對于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采用孕激素治療后成功生育,已有文獻報道 [3] ,行保守治療的病人主要是大劑量孕激素治療,要定期隨診,了解病情的變化。
4 討論
近20年來,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社會心理因素在癌癥的發生、發展和轉移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衛生組織明確的將癌癥歸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疾病 [4] 。患者心理方面的問題必然影響治療及生存質量。針對患者的不同個性心理,我們制定了針對性護理,利用誘導、宣教等方式幫助病人正確認識疾病,樹立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逐漸提高,保留生育功能性手術和治療日益受到重視,而隨著子宮內膜癌患者的年輕化,越來越多的病人迫切要求生育。如何保留生育功能、對年輕患者是否可以保留卵巢一直存有爭議,在本組研究中,35歲以下患者71.4%保留了一側或雙側卵巢,結果顯示對預后并無不良影響,因此對年輕、分化好的患者保留卵巢可能是安全的。在對這些病人的護理中,針對年輕患者所擔憂的問題,實施有根據的心理護理,對預后提高生活質量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沈鏗.子宮內膜癌熱點問題專家討論會.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3,25:468.
2 廖秦平,何健,劉朝暉.婦科惡性腫瘤病人術后的心理調查.腫瘤防治雜志,2000,7(4):344.
3 Cao ZY.Endometrial carcinoma in young women.Zhong Hau Fu Chan Ke Za Zhi.1999,25(2):73-76,123.
4 張天澤,徐光煒.腫瘤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695.
(收稿日期:2004-05-18)
作者單位:100730北京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
(編輯劉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