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癌癥病程中疼痛是常見癥狀,尤其是中晚期病人,20%以上的中晚期癌有中等程度至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劇痛令人恐懼而極大地影響生活質量。醫護人員有責任采取措施以減輕其痛苦,重視疼痛 [1] ,將其作為第五生命體征來處理。當然,要想更好、更徹底的為癌癥患者解決疼痛問題,正確判斷疼痛的原因,評定疼痛程度以及選擇藥......
1 癌癥疼痛的評估
癌癥疼痛的原因多種多樣,只有在正確掌握疼痛的強度、性質、部位、持續時間、用藥史及用量、社會等狀況下,對癥下藥,才能從根本上為患者解決問題。疼痛主要來源于以下幾種:(1)腫瘤占位;(2)創傷性診斷檢查;(3)抗癌治療過程中引起的疼痛;(4)心理因素:病人在患病過程中經受了包括身體和精神兩方面的刺激,感到精力疲憊。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癌痛是一種復雜的生理和心理反應。情緒不穩定的人對各種刺激反應過于強烈,易產生焦慮緊張、易怒、情緒抑郁,這些情況一旦被激發,很難平靜下來。因此,對情緒不穩定的患者,在護理過程中要耐心細致,注意方法,及時觀察患者的情緒反應。在進行每項治療前應耐心向患者解釋,理解患者,取得患者配合,以免引起患者的誤會和猜疑,強化過程焦慮和抑郁。同時給予患者系統的癌癥知識指導 [2] ,改變患者的認知,使其能夠保持穩定的情緒接受治療和護理。
2.2 分散注意力 分散注意力即將注意力集中于其他刺激而不是疼痛的感覺,策略包括與他人交談、幽默、聽音樂、看電視或唱歌等方法。
2.3 藥物護理 藥物護理是癌痛護理中最重要的護理,我院在臨床上積極響應藥物三階梯止痛法,三階梯止痛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并經研究證實能有效控制癌痛的系統方案,該方案中包括了鎮痛藥和其它輔助藥的應用。
采用藥物三階梯止痛法一般遵守以下幾項原則:(1)盡可能以簡便的途徑給藥,經口服給藥最理想,不能經口服給藥者,可直腸給藥,然后再選擇非腸道途徑給藥。(2)止痛藥物劑量應從小劑量開始,在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基礎上,逐漸增加劑量。藥物作用有個體差異,受病人年齡、肝腎功能、營養狀態等影響,應做到個體化給藥。(3)定時給藥,維持一定的血藥濃度。(4)某種藥物鎮痛效果不佳時,應更換效力更強的藥物。(5)用藥方案應盡量簡單,以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并應有計劃地防治藥物的不良反應。(6)使用鎮痛藥物的同時,可配合輔助用藥,以提高鎮痛效果。
2.4 其它 晚期頑固性癌痛病人用藥不能緩解者,應給予其它止痛方法,如由專業人員給予針灸,中醫中藥輔助治療,神經外科止痛等。
3 健康教育
經過正確系統的治療,應使癌痛得到較好的控制,但由于醫務人員、病人及其家屬擔心藥物成癮,給藥劑量不足、不能按時給藥、藥物供應不充分等原因致使部分癌痛患者得不到滿意的緩解,仍有必要繼續加強對控制癌痛的理論教育,采用積極性強化方法,增強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
4 小結
晚期癌痛處理對護士是一大挑戰,護士要注意經常評估老年人的疼痛,熟悉藥物與非藥物疼痛治療措施,評估鎮痛效果并密切監測藥物的副作用,同時對病人及家屬進行疼痛知識的講解。另外,對臨床護士加強疼痛處理方面的繼續教育培訓,以吸收國內外疼痛處理方面的最新知識。
參考文獻
1 李漓,劉雪琴.老年人疼痛的處理與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4,3:212-213.
2 李傳受.中年癌癥患者心理分析及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01,7:414-415.
(收稿日期:2004-08-22)
作者單位:071000河北保定解放軍第252醫院ICU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