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些年來,慢性鼻炎有增多趨勢,下鼻甲切除術因消除鼻塞療效顯著而越來越廣泛用于臨床,該手術多顧慮引起大出血。1995年以來滕州市城區衛生院施行了下鼻甲大部切除手術106例,大出血1例,現將出血原因及防治體會報告如下。1 一般資料 本組106例,男73例,女33例,年齡14~55歲,病程1~10年不等,均住院施行下鼻甲大部切......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06例,男73例,女33例,年齡14~55歲,病程1~10年不等,均住院施行下鼻甲大部切除手術,其中切除下甲3/563例,4/543例,住院4~7天。
1.2 出血情況 本組1例術后6h出血300ml,主要因為病人不合作,鼻腔填塞不充分,術后病人過度活動所致,后經輸血重新填塞而愈。一般術后24h內少量滲血,術后1個月鼻內帶血絲,經用收斂潤滑劑消失。
2 防治措施
2.1 術前心理護理 病人術前多存在心理障礙,精神緊張,醫護人員應向患者講明手術在充分麻醉下進行,無痛苦,只要患者密切合作出血不會多,當患者消除以上顧慮后,對術中、術后出血的預防將起重要的作用。
2.2 術前用藥 術前晚口服安定5mg,術前半小時給予魯米那鈉0.1g,阿托品0.5mg肌注,有利于預防術中及術后出血。
2.3 手術中麻醉劑及血管收縮劑的應用 為麻醉充分將1%地卡因棉片4片,分別置于中鼻道至后端,鼻頂、下鼻道、下鼻甲及中隔間,約3min后取出下甲處棉片,更換為腎上腺素棉片,下甲充分收縮后用5號封閉針頭沿下甲粘膜下,至前向后刺入,注入1%利多卡因2~3ml,最后取出全部棉片,即可開始剪切下甲。手術過程中,病人基本無疼痛感覺,出血極少。
2.4 手術操作 (1)剪切下甲前可先用直活彎止血鉗緊貼下甲根部由前向后插入將組織平扁,同時使下甲骨折后再剪除。(2)剪除下甲過程中,切忌反復抽出剪刀,由于出血很難再插入原切面上,而致創面不平易出血。應用剪刀緊貼下甲根部外上方用力剪除或用圈套器勒除之。(3)下甲切除后鼻腔填塞應充分而不留空氣,并松緊適宜,否則出血可自空隙或鼻道內流入咽,為使鼻腔后部至后鼻孔填緊,需用一塊雙層的紗布條,自鼻底由前向后、至上而下,層層填至中鼻道,在下甲創面與中隔間應加壓緊填,減輕術后頭痛。
2.5 術后護理 (1)臥位:術后24h內半臥位,之后枕高位5~6天,減輕頭部充血。(2)換藥:手術24h后分次抽取紗條,一般2~3天抽凈。第一次抽取中鼻道紗條,第二次抽取鼻頂及鼻底紗條,最后抽取創面處紗條,這樣病人疼痛減輕,出血少。(3)在鼻腔填塞去除后到下甲創面結痂脫落期間,亦易發生出血,仍需用棉球松塞前鼻孔減輕通氣量,幾天后間斷松塞,約在手術后10天去除之,這樣不但可以預防出血,亦可增加鼻腔濕度,有利于創面愈合。
3 小結
本文報告95年以來所施下鼻甲切除術106例其中合并大出血1例,分析原因,從術前到術中操作及術后幾個方面,提出了有效的綜合性預防措施,明顯降低了出血機會。
(收稿日期:2003-08-18)
作者單位:277500山東省滕州市城區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