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醫療衛生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工作如何強化護理質量意識,實行全面質量控制,首先要明確護理質量管理是護理管理的核心,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下面,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提出制定相關的護理質量監控措施,供大家探討。 1 建立高素質、高效能的護理監控小組 護理質量的高低是與......
1 建立高素質、高效能的護理監控小組
護理質量的高低是與護理人員的素質分不開的,而科學、完善的護理質量監控小組也同樣需要高素質的護理人員。因此,可在科室每個病區成立了由6名護士參與、護士長組織指導,選拔具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熟練掌握各項護理標準、工作責任心強并有一定管理能力的護士參與護理質量監控小組。根據監控組人員的工作特長,將6大項護理指標即護理技術操作、消毒、隔離、護理文件書寫、病房管理、基礎護理、護理管理等進行具體分工,每人負責一項,(每項中又包括10多項具體內容)。監控組檢查工作是每日定時檢查,將檢查結果在每日的交班會上進行通報,要求查出的差錯立即改進。如發現同一項差錯出現2次則加倍扣分,同時將檢查結果與獎金掛鉤,作為獎懲的依據。
2 制定可行的護理質量檢查指標體系和標準
以整體護理為中心,圍繞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制定一套可行的,針對病人治療、護理、健康全過程中涉及的各項護理指標及護理質量檢查標準(包括:檢查內容、檢查時間、扣分標準)。例如,對主班護士的工作應檢查:配制大批輸液時要檢查無菌情況;有無跨越無菌區,消毒是否按要求執行,配制完藥品后是否登記,配制藥品結束后處置臺上是否有雜物,有菌和無菌物品的擺放是否按要求執行;各項處置前處置室是否進行濕式清掃,處置結束后是否濕式打掃了處置室的衛生;交接班時,是否按程序及要求進行交班。使每一位護士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完成的時間、檢查的標準。增強每位護士的質量意識及責任感,調動各級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讓制定的各項質量檢查標準得到及時、有效的貫徹和落實,使護理工作在質量上得到有效保證。
3 抓好全程、動態的護理質量監控
護理質量監控是質量管理的基本手段,在安排好各班次工作的同時,可由護士長和監控小組對以下工作進行定期抽查。出院病歷:經病房護士、辦公室當班護士整理完后,應將各項缺陷控制在最低點,要做到一般患者護理記錄及重危患者護理記錄內容與病程記錄、醫囑內容及生命體征相一致。藥卡與醫囑:醫囑是護士在為病人進行治療過程中遵循的依據,它涉及到病人的治療效果甚至是生命,因此要做到準確無誤。病人在住院過程中的護理服務:詢問入院第3天的病人,護士的入院宣教內容及各班工作的到位情況;并檢查恢復期病人護士服務的質量及對將要出院病人的康復指導情況。將病人從入院的宣教、住院的服務、出院的健康指導都納入到護理質量監控的范圍,實施全程、動態的質量監控。
綜上所述,在現實的護理工作中,除了制定相關的護理監控措施及標準的同時,應加大護理人員的素質培養。護理學是一門集人文、管理、心理、社會及醫學科學等為一體的綜合學科。在現代社會發展的今天給護理工作賦予了更多的內容,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不僅要具有精湛的護理技術,還而應具有高尚的道德水準,掌握病人的心理動態,給病人的生存質量提供周密、細致的整體護理。為病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確保病人的醫療質量。
作者單位:646000四川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收稿日期:200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