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毒性肝炎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途徑較多、流行面廣和發病率高等特點。2000年11月~2001年7月我院為18例肝炎病毒攜帶者施行體外循環手術,占62例中的29%。現將手術室預防醫院感染的措施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18例肝炎病毒攜帶者中男6例,女12例,年齡10個月~72歲,平均33歲。...
2 預防措施
2.1 術前準備 (1)為提高對肝炎病人手術中預防醫院感染的認識,組織全體人員學習血源性傳播疾病知識,特別是新上崗的工作人員和進修人員、衛生員等,要求充分認識醫院感染的危害;掌握各類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和感染管理制度。(2)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復雜,難度大,手術時間長,術中全麻氣管插管易損傷呼吸道粘膜,各類插管多,容易造成醫院內交叉感染。為杜絕肝炎病毒傳播,我科落實各項消毒隔離制度、工作制度和查漏補缺制度。(3)手術通知單及手術間門外標明肝炎感染診斷及隔離種類,以引起高度重視,有上呼吸道感染、手部外傷、皮膚病的醫護人員不參加手術。(4)手術病人置于專用隔離手術間,設備力求簡單、實用,盡量使用一次性用物,選用高壓蒸汽滅菌消毒電鋸和電烙帶,準備速消凈、戊二醛等消毒劑。
2.2 術中配合 (1)病人進入手術間前做好配藥、器械及儀器的準備,術中需要用物由室外人員供給。(2)參加手術的人員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技術,佩戴臉罩、護目鏡、圍裙、鞋套等,仔細檢查橡皮手套有無破損。術中操作輕柔,防止銳利器械刺傷。一旦刺傷則擠出血液少許,涂碘酒,并于24h內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并報告感染管理部門。
2.3 術后處理 (1)手術用的紗布、手套、布類、雜物等分類放置在特定的塑料袋內,清點后集中統一處理。一般手術器械于0.2%速消凈溶液中浸泡30min,在專用水槽內清水沖洗,高壓蒸汽滅菌備用;一次性刀片、針頭、縫針等置入防水耐刺的容器內,密封后送指定地點焚燒。不耐熱物品用福爾馬林100ml/m 2 熏蒸24h或2%戊二醛浸泡。(2)非一次性布類置入雙層塑料袋內加封后注明“肝炎病毒感染手術”送洗衣房統一處理。(3)吸引器瓶術前加入0.2%速效凈溶液100ml,術后將瓶內容物倒入專用水槽中,再將吸引瓶浸泡于0.25%速效凈溶液中30min。(4)麻醉機、心肺機、手術燈、床、踏腳凳、治療車、電烙、電鋸、除顫機等用0.2%速效凈擦洗,15min后用干凈濕毛巾擦凈。(5)手術間地面用0.2%速效凈溶液拖地,拖布浸于0.2%速效凈溶液中30min,清水洗凈拖布后再拖地一次,特別注意地面的血跡,打開空氣凈化器、空調,用蒼術(1mg/m 3 )煙熏手術間。(6)對密切接觸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的手術人員加強自我防護意識,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如洗手時特別注意指尖、指縫、指關節等部位。手術后除用肥皂和水進行洗刷外,還應用有效消毒劑泡手。
3 體會
我院地處海拔3700m的青藏高原,高原地區高寒缺氧,條件惡劣,設備簡陋,師資力量薄弱,開展病毒性肝炎的預防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可操作性的技術經驗和防治措施還有待于結合今后的工作進一步的提高和完成。
作者單位:850003西藏軍區總醫院消化血液科
(收稿日期:200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