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靜脈輸液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治療方法之一,穿刺成功后針頭的固定也非常重要,針頭穩定性好可減少病人重新穿刺增加疼痛、損傷血管,還會減輕護理工作量,通過臨床實踐,我科采用一些自創固定方法,取得滿意效果,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橫貼法 當針頭刺入靜脈后,以左手固定針頭,右手拿一無菌棉球蓋在針眼上,用一膠布橫......
1 橫貼法
當針頭刺入靜脈后,以左手固定針頭,右手拿一無菌棉球蓋在針眼上,用一膠布橫著固定棉球,再用一膠布橫著固定針柄,最后把針頭的硅膠管部分彎曲盤好,再用膠布橫著固定,共用3條膠布就可把針頭固定牢,這樣拔針時好揭,又不污染操作人員的手。交叉固定針法就沒有此法效果好,交叉固定針頭法存在一些弊端,膠布交叉固定針頭,交叉粘貼在針柄上的膠布不易揭開,如果針頭在病人血管內時就揭開交叉的膠布,針頭易刺激血管壁,病人感到疼痛,如果先使膠布離開病人的皮膚,拔出針頭后再揭開交叉的膠布,針頭抖動,針頭上的藥液或血漬濺在工作人員手上,造成護理人員的手被污染,不利于護理人員的自我保護,也易造成針頭污染。
2 小兒頭皮穿刺的固定
為小兒進行頭皮靜脈輸液時,由于各種原因可導致針頭易滑出血管外,引起局部腫脹疼痛,嚴重可致藥物及液體不能及時、準確輸入而延誤病情,我科采用小兒靜脈頭皮的頭圍固定法,取得較好效果,方法如下:取一條長約30~40cm(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的醫用繃帶,頭皮靜脈穿刺成功后,先用膠布固定好后,再用繃帶繞頭圍一圈,打一活結,壓住針柄及針梗處,使針頭牢牢固定于血管內。
此法特點適用于:(1)由于患兒頭發很長,家長為了美觀要求少剃一些頭發,致使膠布粘貼不牢;(2)由于患兒煩躁、哭鬧,發熱患兒退熱期等出汗較多時,膠布粘貼不牢;(3)靜脈穿刺成功后,患兒翻身或由于其他原因,使頭部擦到枕頭致使針頭滑出血管外。
3 小兒四肢靜脈輸液固定
小兒四肢靜脈輸液的部位,常在腕關節或踝關節附近選取手背、足背淺靜脈網中任意一條分支,在輸液穿刺成功后,為達到治療目的,我們就地取材,使用一長方形注射小紙盒,放于腕、踝關節處,再用兩條細長膠布固定紙盒兩端,使之不容易脫落,既不影響肢體活動,又不影響血液循環,松緊容易掌握,而且也便于臨床觀察護理。其優點是取材方便,操作簡單,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作者單位:442714湖北省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醫院
(收稿日期:200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