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在抗感染、解除支氣管痙攣、祛痰等治療后常取得較好療效,但部分患者經上述治療后效果仍差,作者用紅花注射液治療老年肺心病高粘滯血癥患者,觀察其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1 一般資料 2001年2月~2003年5月因肺心病伴有高粘滯血癥收住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1年2月~2003年5月因肺心病伴有高粘滯血癥收住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64例,隨機分為二組,其中治療組32例,男22例,女10例,對照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齡60~74歲。平均(66.0±8.0)歲,均符合第三次全國呼吸病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64例均無肺栓塞、糖尿病和腎臟疾病,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差異無顯著性,具可比性。治療期間按基礎治療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除支氣管痙攣、祛痰及呼吸興奮劑治療。均未給 抗凝或抗血小板藥物。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用持續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除支氣管痙攣、祛痰及呼吸興奮劑等綜合治療,其中治療組在綜合治療基礎上,加用紅花注射液(三九企業集團生產的雅之極紅花注射液)40ml加5%葡萄糖或250ml生理鹽水中靜滴,每日1次,療程為14天。對照組除不給紅花注射液,其治療方法與療程均與治療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均于用藥前及1療程結束后采清晨空腹抗凝血2ml行血液流變學檢查。血液流變學檢查采用北京普利生LBY-N6A自清洗旋轉式粘度儀。
1.4 統計學方法 各項參數均以(ˉx±s)表示,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兩組血液流變學的變化與比較 見表1。
表1 二組血液流變學的變化與比較 治療組(略)注:與本組用藥前比較 * P<0.05, ** P<0.01,兩組組間比較 △ P<0.05
患者經紅花注射液治療后,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漿粘度、纖維蛋白原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全血還原粘度、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聚集指數較用藥前差異亦有顯著性(P均<0.0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均<0.05)。說明本藥有顯著改善老年肺心病高粘滯血液流變學作用。對照組患者經治療后,血粘度等指標雖有下降,但無統計學意義。
2.2 不良反應 本組病例在應用紅花注射液治療期間未見不良反應。
3 討論
肺心病是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由于長期嚴重缺氧及感染,肺中組胺大量釋放,血小板聚集,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腫脹,以及纖維栓子形成所謂“肺屏障”,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易于并發肺動脈血栓 [1] 。肺心病患者血液粘度升高,是影響肺血流量的主要因素,可誘發和加重心力衰竭 [2] 。血粘度增高,微循環淤滯而引起組織缺氧,使人體重要器官心、腦、肺微循環障礙,導致心衰、神志障礙、呼衰加重。紅花注射液為菊科草本植物,被視為“活血化瘀之圣藥”,現已證實紅花中含有紅花黃色素、紅花苷、紅花多糖等成分,能抑制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明顯延長血栓形成時間,縮減血栓長度,減輕血栓重量,改善微循環、降低血液粘度作用,對于老年肺心病病人給予吸氧、平喘、抗感染等基礎治療后血液粘度仍高于正常,而經紅花注射液治療一療程后,患者血流變各指標中血漿粘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全血粘度降低,證明該藥能有效疏通肺的微循環,改善肺通氣和缺氧癥狀,可以有效稀釋血液,降低血粘度,減低血液阻力,使微循環障礙改善,保證重要器官血供,能有效阻斷缺氧引起的各種病理生理變化,增加供氧,減少耗氧,使低氧血癥得到糾正。該藥價格適中,使用方便,在治療中未見明顯副作用發生,是老年肺心病高粘滯血癥治療中較為有效的藥物之一。
參考文獻
1 林添水,曹建南.肝素與硫酸鎂治療重度肺心病并呼吸衰竭.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2,6:351-352.
2 于世鵬,程剛,梁行舜,等.急性心梗血液粘度增高與心力衰竭的關系.中國危重病急救雜志,1993,1:15.
作者單位:730030甘肅蘭州解放軍第一醫院老年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