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精神分裂癥被描述至今已將近100年了,但對其發病機制仍不十分清楚,通過家系研究現已肯定了遺傳學因素的作用,自1952年氯丙嗪作為第一種抗精神病藥物被應用于臨床后,精神病治療藥物的發展與精神分裂癥多巴胺假說的發展始終相輔相成,因此開發出了多種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化學名:[4-[4-(2,3-二氯苯基)-1-哌嗪基]丁氧......
2 藥代動力學
阿立哌唑口服吸收良好,服用后3~5h血藥濃度達到高峰,絕對生物利用度可達87% [5] ,食物對該藥物吸收無影響,治療濃度對阿立哌唑及其主要代謝物與血漿蛋白結合率超過99% [5] ,阿立哌唑可以通過血腦屏障,主要代謝途徑為脫氫,羥基化,N-脫烷基化,口服后25%從尿液中排泄,55%從糞便中排泄 [6] 。
3 臨床評價及應用
用阿立哌唑進行治療后,患者體重變化極小,鎮靜發生率較低,極少發生錐體外系反應(EPS)且QTc間期延長的發生率與安慰劑相似。
一項26周以310例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為對象研究中本品可延遲復發時間降低復發率,療效比安慰劑顯著[6] 。在總計達1238例顯著符合精神分裂癥DSM-Ⅲ/Ⅳ鑒別標準的急性復發患者3項4~6周臨床試驗顯示,本品均比安慰劑顯著改善精神分裂癥的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得分 [7] 。
4 不良反應
目前有報道的不良反應主要有:頭痛,失眠,嗜睡,小便失禁,靜坐不能等。
5 結語
阿立哌唑是第一種多巴胺系統穩定劑,對精神分裂癥陽性和陰性癥狀均有顯著療效,但其長期療效尚不清楚,尤待于進一步研究后確認。
參考文獻
1 FDA網上公告http://www.FDA.gov.
2 Hirose T,Uwahodo Y,Yamadas,et al.Efficacy,and favorable side-ef-fect profile of aripiprazole,determined in ratwith apomorphine-induced stereotype,catalepsy and ptosis induction.INT J Neuropsychopharm,2003,3(suppl):131-136.
3 張鴻燕.中國新藥雜志,2003,12(10):868-869.
4 黃斌,姜德國.上海精神醫學,2003,15(5):307-308.
5 翟發林,王煥林.世界臨床藥物,2003,24(9):571-573.
6 羅榮.現代診斷與治療,2003,14(6):372-373.
7 Nature Reviews.Drug Discovery,2003,2(6):427.
作者單位:243031安徽省馬鞍山市精神康復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