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作平臺 > 在線期刊 > 中華醫學研究雜志 > 2005年第5卷第6期 > 檢驗與臨床 > 門診患者注射頭孢菌素類藥物皮試方法的探討

門診患者注射頭孢菌素類藥物皮試方法的探討

來源:INTERNET 作者:萬悅 2005-7-26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討門診患者注射頭孢菌素類藥物皮試方法。 方法 我院長期堅持以各種頭孢菌素類藥物的原藥配制皮試液做皮試的方法。本文中采用的皮試液濃度為500μg/ml,對使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568例病人分別做了擬用藥物的皮內試驗。 結果 2004年10月~11月來我科注射頭孢菌素類藥物的568患者做皮試后的結果,除9例皮試......


  【摘要】 目的  探討門診患者注射頭孢菌素類藥物皮試方法。 方法  我院長期堅持以各種頭孢菌素類藥物的原藥配制皮試液做皮試的方法。本文中采用的皮試液濃度為500μg/ml,對使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568例病人分別做了擬用藥物的皮內試驗。 結果  2004年10月~11月來我科注射頭孢菌素類藥物的568患者做皮試后的結果,除9例皮試結果陽性而未用藥外,在給559例患者用藥過程中,只有2例患者出現過敏反應(頭孢唑林鈉、頭孢替唑鈉各一例),主要表現為皮疹,給予抗過敏治療后緩解,未導致不良后果。 結論  認為用各種頭孢菌素類藥物的本身配制皮試液,既可避免青霉素皮試對頭孢菌素過敏判斷的不準確性,也避免了不同品種、不同廠家生產的頭孢類藥物的差異對皮試的影響。
    
  【關鍵詞】  門診患者 頭孢菌素 皮試方法 探討
    
  在醫療單位中,一直存在著對頭孢菌素類藥物應該進行或應該免除過敏皮試程序的爭論。有些醫院免作皮試;有些醫院一律用擬用的頭孢菌素藥物作皮試;相當多的醫院則以價格便宜的頭孢唑啉鈉作為所有頭孢菌素類藥物的皮試藥物;還有以青霉素皮試液用于頭孢菌素藥物的皮試。我院長期堅持以各種頭孢菌素藥物的原藥配制皮試液做皮試的方法,本文將對門診注射頭孢菌素類藥物的患者做皮試后的結果報告如下。

  1 研究對象
    
  2004年10月~11月來我科注射頭孢菌素類藥物的568例患者,其中分別接受頭孢呋辛鈉治療的245例,頭孢哌酮鈉治療的167例,頭孢替唑鈉治療的133例,頭孢唑林鈉治療的23例。
    
  2 皮試液的配制及使用方法
    
  我科為門診注射室,患者多,皮試液的用量大,我們采用了大批量的配制方法。在劑量為0.5g、0.75g、1g、1.5g的頭孢菌素類藥物中分別加入0.9%的生理鹽水2ml、3ml、4ml、6ml,所配的液體中含該藥物250mg/ml,取上液0.1ml加入0.9%的生理鹽水至1ml,所配液體中含該藥物25mg/ml,取上液0.1ml加入0.9%的生理鹽水至5ml,所配液體中含該藥物500μg/ml,再取上液0.1ml(含該藥物50μg)做皮試。配制好的皮試液(5ml)放置于零下4℃的特制冰盒中,可保留24h,符合門診注射患者使用藥物的品種多、用量大的特點。
    
  3 結果
    
  本組頭孢菌素類藥物皮試結果陰性559例,陽性9例,陽性率為1.6%,其中頭孢唑林鈉、頭孢呋辛鈉各3例,頭孢哌酮鈉2例,頭孢替唑鈉1例。頭孢菌素類與青霉素之間交叉過敏反應2例,非交叉過敏25例,各類頭孢菌素間交叉過敏4例。

  4 討論
    
  4.1 用各種頭孢菌素類藥物的本身配制皮試液的必要性 現階段各家醫院常用的皮試方法有三種 [1] 。
   
  4.1.1 用青霉素替代頭孢菌素 頭孢菌素的抗原性主要與側鏈結構有關,故二者側鏈結構相似,交叉過敏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則可能不發生交叉過敏反應,故用青霉素代替頭孢菌素做皮試不僅假陽性多,且陰性結果也完全可靠,本文報道的568例患者中,既往有青霉素過敏史者14例,均做了頭孢菌素類藥物皮試,除2例頭孢呋辛鈉皮試陽性外,其余12例均陰性,且在使用中未見過敏反應發生,所以該法不可取。
   
  4.1.2 用某一種頭孢菌素代替擬用藥物 頭孢菌素類引起過敏的機制除了其本身側鏈外,還可能是頭孢菌素-蛋白質結合物。不同品種、不同規格、不同廠家的頭孢菌素類藥物所含雜質不同,產生的過敏反應也不同,本文報道的568例患者中,各類頭孢菌素間交叉過敏有4例,所以該法不可取。
   
  4.1.3 采用擬用藥物 有國內外學者發現頭孢噻吩、頭孢噻肟等β-內酰胺類抗生素都能形成過敏性聚合物,說明頭孢菌素分別用原液做皮試是正確的 [2] 。這樣做既可避免青霉素皮試對頭孢菌素過敏判斷的不準確性,也避免了不同品種、不同廠家生產的頭孢類藥物的差異對皮試的影響。

  4.2 試敏液配置的依據及方法的可靠性 國內一些學者認為,頭孢菌素類藥物試敏液的濃度為250~500μg/ml [3,4] 。本文皮試液濃度為500μg/ml,對使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568例病人分別做了擬用藥物的皮內試驗,除9例皮試結果陽性而未用藥外,在給559例患者用藥過程中,只有2例患者出現過敏反應(頭孢唑林鈉、頭孢替唑鈉各一例),主要表現為皮疹,給予抗過敏治療后緩解,未導致不良后果。
    
  參考文獻
    
  1 李連杰,李紅梅.對頭孢類藥物皮試方法的商討.藥學實驗雜志,2000,2:126.
   
  2 劉英,孫德云,蒲建繁,等.半合成青霉素及頭孢菌素類藥物過敏試驗的探討.護士進修雜志,1996,11:36-37.
   
  3 肖激文.實用護理藥物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75.

  4 殷磊.護理學基礎.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29.

  作者單位:430014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



頁:
返回頂部】【打印本文】【放入收藏夾】【收藏到新浪】【發布評論



察看關于《門診患者注射頭孢菌素類藥物皮試方法的探討》的討論


關閉

網站地圖 | RSS訂閱 | 圖文 | 版權說明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8 39k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醫源世界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3000612號-9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30864
醫源世界所刊載之內容一般僅用于教育目的。您從醫源世界獲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診斷、治療疾病或應對您的健康問題。如果您懷疑自己有健康問題,請直接咨詢您的保健醫生。醫源世界、作者、編輯都將不負任何責任和義務。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僅為傳播信息促進醫藥行業發展,如果我們的行為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聯系Email:w39kf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