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加快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慢性病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而且很多中老年慢性病單純采用中醫
中藥或西醫
西藥防治效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效果不佳,容易反復。因為任何慢性疾病在其形成、發展的轉歸過程中都必然關系到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形成這種疾病的特殊原因和機體內特定部位的具體變化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其他有關變化;另一方面是作為患病者的整體機體,在疾病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引發或動員起來的多種復雜因素的相互作用。西醫比較重視對疾病的個性的辨病論治,而中醫比較重視機體的共性辨證論治,而且非常重視早防早治及“圣人治未病”。當然,有些疾病如臟器組織的急性損傷、
腫瘤的壓迫等就應對疾病的個性認真從辨病論治入手。而有些疾病如
高血壓、神經官能癥等慢性病就應從機體的共性辨證論治為好。
但不論何種疾病都關系到兩方面的因素則是可以肯定的。因此我們如果能科學的把中西醫的兩辨法結合起來考慮,則會對疾病本質的認識和療效的提高產生一個質的飛躍。因此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觀點,防治工作應堅持綜合與分析相結合,直觀與實踐實驗相結合的原則,防疫著眼于整體、防治立足于實踐、總結經驗、探索規律,只要我們的觀點明確,方法正確,堅持兩個相結合的原則,就可以覓得防治慢性病的新途徑、新方法,從而找出中醫辨證論治對慢性病的各種復雜因素和具體機理,西醫辨病對慢性病的普遍性中的個性規律,達到早防、早治、共性與個性統一防治效果。
在對各種慢性病的防治中,局部和整體是對應的統一,是相互關聯的,慢性病的局部病變可以影響整體,這就需要早期對局部做好預防性治療,因為多數情況防病起主要作用的是人的整體抗病能力(免疫力)的強弱。
這對一般情況下整體處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疾患在早期防治上有很大的優越性,如“六味地黃湯”、“生脈散”、“十全大補湯”都有較好的整體調節作用而西醫的防治措施針對性比較強,如各種疾病的預防性疫苗及針對具體疾病的專科治療、放療、化療、
手術等。因此做到中西醫密切配合,各揚其長,是防治的最佳方案。
如,對高血壓病的防治,在高血壓病早期應嚴格控制肥胖及高鈉飲食做到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平衡心理、參與社會性預防健康教育,中西理論結合介入社會健康教育宣傳。在血壓較高階段以西藥為主盡快控制血壓上升,待血壓穩定后以中藥為主,按辨證原則,根據病人陰虛、陽虛的不同癥狀改善病人病癥,使血壓穩定不反復。
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是中西醫結合的重要途徑也是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病的最佳方案。
如:
糖尿病人早期按上、中、下三消癥的不同癥候認真施辨,整體調理防治并結合早期出現的臟器病變對病用藥、中西藥標本結合防治效果非常理想可明顯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及控制并發癥的發生延長病人壽命,對2型糖尿病人服用消渴丸,六味地黃丸,何首烏,黃精,五味子等配合西藥胰島素的使用,能起到降壓降脂效果且作用明顯。
因此走中西醫結合預防治療慢性病的道路互相取長補短,從不同的特點中發揚各自的長處,以科學的態度創出一條新的預防學科。
作者單位:442000湖北省十堰市疾病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