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評估鈦纜治療鎖骨非復雜型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2003~2005年采用鈦纜內固定的25例鎖骨非復雜型骨折進行隨訪。骨折類型:創傷骨科學會(OTA)將骨干骨折列為簡單型、楔型和復雜型[1]。結果 按Neer評分系統, 25例骨折愈合均為優良,平均愈合時間為2個月。...
【摘要】 目的 評估鈦纜治療鎖骨非復雜型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2003~2005年采用鈦纜內固定的25例鎖骨非復雜型骨折進行隨訪。骨折類型:創傷骨科學會(OTA)將骨干骨折列為簡單型、楔型和復雜型[1]。術后平均隨訪12個月。結果 按Neer評分系統, 25例骨折愈合均為優良,平均愈合時間為2個月。術中、術后這些患者中均未發現并發癥。結論 鈦纜是一種治療鎖骨非復雜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鎖骨骨折;鈦纜
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clavicle fractures with titatium cable
LIANG Wei, OUYANG Yue-ping,GOU San-huai, et al.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 Surgery,Changzheng Hospital,Shanghai 200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lavicle fractures with titatium cable.Methods Twenty-five patients with clavicle fractures operated with titatium cable between 2003 and 2005 were followed up.According to the OTA classification,these cases were all belong to uncomplicated type. These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rom 4 months to 2.8 years ,with an average of 12 months.Results According to Neer's criterion,the results of the treatment were evaluated as excellent in the all patients and no complications were found in them.Conclusion It is an effective surgery method to treat uncomplicated clavicle with titatium cable.
【Key words】 clavicle fracture;titatium cable
鎖骨骨折是常見骨折之一,約占全身骨折5.98%[2],以中1/3及中外1/3骨折多見。對于移位明顯或難以復位的鎖骨骨折,閉合復位及“8”字石膏固定有較多的畸形愈合,影響患肩及上肢功能,目前手術治療此類骨折越來越多。本院自2003年2月始應用鈦纜治療鎖骨非粉碎性骨折25例,療效滿意。本方法具有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發癥少等優點。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男19例,女6例,年齡11~67歲,平均29.6歲,大部分為青壯年患者。車禍16例,重物砸傷4例,摔傷3例,運動中撞傷2例。
1.2 骨折分型 創傷骨科學會(OTA)綱要將骨干骨折列為簡單型、楔型和復雜型。本組患者均屬于簡單型或斜型,即非復雜型。
1.3 療效評定標準 按Neer評分標準:標準總分為100分。疼痛占38分,功能使用情況占30分,活動范圍占25分,解剖位置占10分。總分大于89分為優,大于80分為滿意,大于70分為不滿意,70分以下為失敗。
1.4 手術方法 采用全麻,取仰臥位,患側肩部墊高。以骨折處為中心沿鎖骨表面做5cm橫切口,暴露骨折端,清除斷端之間、髓腔淤血或嵌入的軟組織。在橫斷骨折兩端約0.8cm處,分別垂直鎖骨用直徑1.5mm的鉆頭鉆兩孔,用鈦纜依次從四孔逐一穿過,整復骨折達到解剖復位后,收緊鈦纜,剪除多余部分。對于骨折端面為長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可先將骨折端復位,在重疊的骨折端面外側各打兩孔,穿過鈦纜并收緊后并在重疊的骨折塊上捆扎1道。活動患側肩關節確認固定可靠,沖洗并關閉切口,無須放置引流條。術后可用三角巾懸吊患肢2周。對于伴有肩鎖關節脫位的鎖骨骨折,可先在喙突上打孔,鎖骨復位固定后,將鈦纜固定在喙突上。
2 結果
本組25例門診隨訪5~24個月,平均12個月,按Neer 評分系統, 25例骨折愈合均為優良,平均愈合時間為2個月。術中、術后這些患者中均未發現并發癥。其中2例患者出現暫時性肩及上肢功能障礙,行功能鍛煉后,逐漸恢復。
3 討論
手法復位、“8”字石膏外固定是治療鎖骨骨折的傳統方法,但造成許多患者骨折畸形愈合,導致鎖骨長度短縮,使鎖骨對肱骨的懸掛作用消失[3]。章先炎等[4]報道鎖骨骨折復位不良,不僅影響美觀,而且由于鎖骨承載能力下降,可誘發肩鎖和胸鎖關節的創傷性關節炎,嚴重者會出現胸廓出口綜合征和斜方肌勞損,因此主張治療鎖骨骨折要求達到解剖復位。近年來患者要求較前增高,而閉合復位治療移位和粉碎性骨折有較多的畸形愈合及延遲愈合,醫患糾紛逐漸增多。
鎖骨骨折一期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手術指征包括開放骨折、存在穿出皮膚危險的難復骨折塊、合并鎖骨下動脈和臂叢神經損傷、合并同側肩胛頸骨折導致不穩定的情況,以及鎖骨的疼痛性不愈合。
傳統的手術方法主要有克氏針和鋼板螺絲釘內固定法。克氏針內固定法具有切口小,操作簡便,安全可靠,內固定物取出容易等優點;缺點是術后早期肩關節鍛煉受影響,而且克氏針容易松動、滑脫,甚至滑脫入肺[5],還有針尾外露導致軟組織感染,甚至骨髓炎。克氏針加鋼絲行張力帶固定可靠性增高,但內固定物取出較前復雜。重建接骨板或LC-DCP內固定復位良好,固定可靠,但軟組織切開較多,骨膜剝離范圍大,容易導致骨延遲愈合甚至骨不連。術中鉆孔和擰螺絲釘時有損傷鎖骨下血管神經和肺尖部的危險,鋼板取出后可發生再骨折。近年來鎳鈦記憶合金環抱器固定鎖骨骨折逐漸得到推廣,應力遮擋較低,減少骨質疏松的發生,但切口長,骨膜剝離廣泛,仍需二次手術取出內固定物。
每根鈦纜的直徑為1.25mm,由7束線構成,每束線又由7股線構成,所以每根鈦纜包含有49股線。每股線被拉直強化,多股線絞成一束后具有良好的彈性,而直徑相同、拉制材料相同的單股鋼絲在彎曲時顯得太硬。鈦纜的組織相容性良好,無毒性,具有優越的抗拉強度和抗疲勞壽命,固定可靠且置入人體安全可靠,無異物反應,可以留在體內不用取出,免去再次手術,配備線纜拉緊器,復位和操作簡單可靠,術中對軟組織損傷小,避免了應力遮擋效應,符合BO原則。缺點是術前須選擇合適類型的鎖骨骨折,價格比較昂貴,限制其應用。
【參考文獻】
1 Thomas P.Rüedi,William M.Murphy,Chris L.Colton,et al.骨折治療的AO原則.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261.
2 王亦璁.骨與關節損傷. 第三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496.
3 郭世紱.臨床骨科解剖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362.
4 章先炎,楊茂清,孫繼澤,等.鎖骨復位的三維力學分析.醫學生物力學雜志,1994,9(1):26-28.
5 謝慶德.鎖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刺入肺內一例報告.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1,16(1):21.
作者單位: 200003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骨科
(編輯:悅 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