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院自2000年始應用靜脈留置針+止痛泵用于上肢骨科術后鎮痛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2 麻醉及鎮痛 麻醉前30min,肌注地西泮10mg,阿托品0。 2 結果 所有病例的鎮痛效果均為優良和滿意,24h內VAS為1。 3 討論 我們利用留置針進行連續臂叢神經阻滯+術后鎮痛,其具有方法簡便,鎮痛效果確切,對傷口的愈合起促進作用等優點。...
臂叢神經由頸5~8及胸1脊神經所組成,神經干在出斜角肌間隙之際,就集合靠攏,外裹椎間筋膜進入腋窩。我院自2000年始應用靜脈留置針+止痛泵用于上肢骨科術后鎮痛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上肢手術63例,男34例,女29例,年齡18~65歲,ASAⅠ~Ⅱ級,其中肱骨干24例,尺橈骨骨折22例,手外傷17例(包括手指、手掌外傷,神經、肌腱、血管損傷),均施行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
1.2 麻醉及鎮痛 麻醉前30min,肌注地西泮10mg,阿托品0.5mg,入室后建立靜脈通道,患者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患側肩后墊一薄枕,上肢下垂,在前、中斜角肌之間平齊頸6橫突水平為阻止點,用22號靜脈留置針以對向骶尾的方向緩慢進針至病人出現異感為止,注入1.3%利多卡因25ml,注藥完畢后即送入套管,退出管芯,將留置針固定牢靠。術中監測HR、SpO2、BP。術畢接一次性止痛泵,用藥配方:嗎啡4mg+0.25%羅哌卡因+生理鹽水至100ml,負荷量5ml,然后以2ml/h速度持續輸注,50h拔出套管。疼痛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SA),10分為極疼痛,0分為無痛。
2 結果
所有病例的鎮痛效果均為優良和滿意,24h內VAS為1.64±0.78。病人精神松弛,上肢可適當活動,手術部位輕微腫脹,無并發癥發生。
3 討論
我們利用留置針進行連續臂叢神經阻滯+術后鎮痛,其具有方法簡便,鎮痛效果確切,對傷口的愈合起促進作用等優點。低濃度羅哌卡因對感覺和運動神經的阻滯有較大的差異。故病人自覺傷口無痛或疼痛輕微,上肢可做輕微活動。局麻藥中加入嗎啡用于術后鎮痛具有用量少,對循環、呼吸影響小,副作用少等優點。孫貴吉認為嗎啡直接擴散至脊髓中的嗎啡敏感部位與嗎啡受體相結合,干擾和阻斷了手術部位的疼痛向中樞傳導通路[1]。我們應用留置針作連續臂叢神經阻滯+自控鎮痛是一種值得采納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孫貴吉.利嗎液臂叢神經阻滯60例臨床觀察.臨床麻醉學雜志,1994,1:54.
作者單位:052360 河北辛集,辛集市第二醫院
(編輯:李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