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關鍵詞】 粘連性小腸梗阻 小腸管間或小腸管與臟器間或腸管與腹壁間發生粘連或粘連帶而導致腸內容物運行障礙,稱之為粘連性小腸梗阻,臨床上相當常見,如未能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會引致嚴重后果甚至死亡。 1 應重視粘連性小腸梗阻 1。1 發生率高 粘連性腸梗阻占腸梗阻40%,腹部手術后約 90%有腸粘連,40%以上可能引......
【關鍵詞】 粘連性小腸梗阻
小腸管間或小腸管與臟器間或腸管與腹壁間發生粘連或粘連帶而導致腸內容物運行障礙,稱之為粘連性小腸梗阻,臨床上相當常見,如未能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會引致嚴重后果甚至死亡。
1 應重視粘連性小腸梗阻
1.1 發生率高 粘連性腸梗阻占腸梗阻40%,腹部手術后約 90%有腸粘連,40%以上可能引起粘連性腸梗阻。
1.2 嚴重性 粘連性小腸梗阻屬機械性腸梗阻,由不完全性發展到完全性,腸管高度膨脹,腸壁血運障礙,導致腸管壞死、穿孔。除局部病理改變外,還因大量體液喪失(嘔吐、腹水等)、感染、中毒、休克、呼吸循環衰竭等最終導致死亡。
粘連性小腸梗阻的早期診斷和及時合理治療是外科醫生的基本功。反映醫療水平的一項指標。
2 病因及發病機制
小腸梗阻在20世紀初以外疝引起為多(特別是嵌頓性腹外疝),60年代以后以粘連/內疝為主,占 75%~80%,而外疝占10%,腫瘤占10%,其他 3%~5%。
2.1 小腸粘連原因
2.1.1 先天性 卵黃管退化不全,在臍與回腸間形成粘連帶;胎糞性腹膜炎。
2.1.2 獲得性 腹部手術、腹腔內炎癥、創傷、出血、腫瘤、異物等。
2.2 小腸粘連的發病機制 腹腔內發生粘連的確切機制尚未明了,可能與體質有關,也可能與腹腔內局部狀態有關。
腹腔臟器受損 → 纖維素滲出(3h后)吸收 → 纖維素粘連成纖維細胞和血管向內生長 →纖維性粘連。
粘連性腸梗阻大多數(90%以上)發生在小腸,結腸因粘連而致梗阻者少見。
3 小腸粘連性梗阻容易發生的原因
(1)小腸管長,迂回曲折多。(2)小腸活動度大。(3)小腸系膜易扭轉。(4)小腸腸腔較小。
4 診斷
4.1 病史 手術史、創傷史。
4.2 癥狀和體征 痛(腹痛):陣發性,腸鳴音亢進腸型,蠕動波,氣過水聲。 吐(嘔吐):吐出食物或胃腸液,膽汁甚或糞樣物。 脹(腹脹):胃型,腸型,或全腹。 閉(停止排便排氣):完全性梗阻,如排出血性黏液提示腸絞窄。
4.3 影像學檢查
4.3.1 腹部平片 最實用,最有價值的檢查準確率67%;敏感性69%;特異性57%。
4.3.2 超聲波 近來受到重視,有報告準確率91.7%; 敏感性 95%;特異性 82.1%。
4.3.3 CT 掃描 近來受到肯定,有無腸絞窄判斷準確性達 80%以上。
4.3.4 MRI掃描 實際少用,可幫助查找原因。
4.3.5 特殊造影X線檢查 從鼻胃管注入泛影葡胺40ml+水40ml,在 0、4、8、16、24h照片觀察造影劑,到達何處,如24h內還不能到達盲腸,則示小腸梗阻,并要求手術治療。Ericksen(1990)報告 342例可疑小腸梗阻(SBO)。
57例作水溶性對比劑小腸造影,34 例發現梗阻或24h內未到達盲腸,全部要手術。23例造影劑通過,全部用保守治療。Chen報告, 161 例中 112 例(70%)造影劑在24h內到達升結腸,都成功地接受了。非手術治療;49例(30%)24h內未到達結腸,其中47例手術治療,2例保守治療成功。
5 診斷要求
粘連性小腸梗阻?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高位或低位?有無絞窄(約10%~25%會發生絞窄)?
6 小腸絞窄性腸梗阻的臨床診斷
(1)腹痛嚴重,持續、無緩解;(2)病情發展迅速,早期出現休克現象,脈快,體溫升高,WBC增多;(3)腹膜刺激征,腸鳴音微弱或消失;(4)腹脹不對稱,或可捫及痛性包塊;(5)嘔血性或棕褐色液,血性腹瀉或血性黏液;(6)X線檢查見膨脹突出的孤立腸襻,不因時間而改變位置;(7)胃腸減壓后腹脹減輕,但腹痛無明顯減輕;補液后缺水、血濃縮現象改善不明顯;(8)診斷性腹穿抽出棕紅色臭液且量較多,常超過 500ml。
7 治療
7.1 非手術治療 (1)禁食、胃腸減壓(鼻胃管);(2)補液(水、電解質);(3)抗生素;(4)氫離子阻滯劑;(5)生長激素抑制素;(6)補足營養,包括輸血漿、氨基酸;(7)中醫中藥:復方大承氣湯、針刺足三里。
7.2 手術治療
7.2.1 目的 去除病因處理病變腸段,恢復腸管通暢。
7.2.2 術式 粘連松解;切除壞死腸段;短路手術;小腸造口術;腹腔引流術;小腸折疊排列術。
7.2.3 合并癥 傷口感染、腹膜炎、敗血癥、腸皮膚瘺等。
7.2.4 手術死亡率 10%左右。
手術指征寧寬勿嚴!手術時機寧早勿晚!
8 預防
治療困難,特別是廣泛性小腸粘連,反復發生,有報告此病先后手術 15 次。 小腸粘連梗阻多因腹部手術(80%)所致。
8.1 術中、術后預防 消毒、操作輕柔、保護腸管、漿膜修復、清除缺血組織、探查前洗手防止將滑石粉帶到腹腔。關腹前用未切除大網膜順鋪在切口下面、術后早期活動等。
8.2 藥物預防 向腹腔注入潤滑劑、生理鹽水、右旋糖酐、氧氣、肝素等,腎上腺皮質激素(減少炎癥滲出)。
作者單位:571500 海南萬寧,萬寧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