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調查了解精神病人免費服藥情況。方法 通過對545例社區貧困精神病人隨訪,比較實行免費藥物治療前后的2年(2005~2007)中,在服藥依從性、病情穩定性、勞動能力以及因病所致的經濟損失情況的變化,分析實行免費服藥后的效果。結果 在545例患者中能按醫囑定時吃藥的人數由原來的150例,提高到226例......
【摘要】 目的 調查了解精神病人免費服藥情況。方法 通過對545例社區貧困精神病人隨訪,比較實行免費藥物治療前后的2年(2005~2007)中,在服藥依從性、病情穩定性、勞動能力以及因病所致的經濟損失情況的變化,分析實行免費服藥后的效果。結果 在545例患者中能按醫囑定時吃藥的人數由原來的150例,提高到226例,增加了14%;同時間斷服藥的患者人數由原來的93例,減少到41例,下降了56%;不服藥的患者人數由原來的76例,減少到24例,不服藥率下降了68%。復發率下降52%,無勞動力的患者下降46%,誤工費用和因病所花費的門診醫藥費的損失下降97.7%。結論 精神病患者需要正規的藥物治療和康復治療。特別是貧困精神病人,更需要政府、殘聯提供有效和必要的幫助。
【關鍵詞】 貧困;精神疾病;免費服藥
自1998年5月起,庫爾勒市殘聯為我市的9個鄉、5個辦事處、2個鎮、6個農牧園藝場、貧困精神病患者免費送醫送藥活動,10年中,殘聯為我市500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解決看不起病,吃不起藥等問題,用于此項專款達44.8萬元。從2005年6月國家“686”項目將我市作為農村示范區,對轄區的50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進行隨訪免費治療,用于此項專款達15.14萬元。即保證精神病人的醫療權益,又減少精神病患者因精神疾病癥狀所致的肇事肇禍的發生,對我市的社會治安穩定和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而提高精神病患者的藥物治療率,是減少精神病復發,減少因精神病所致的精神殘疾最有效的手段。現將新疆庫爾勒市貧困精神病人2年藥物治療調查情況匯總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符合免費服藥條件精神病患者545例。
1.2 一般資料 調查人數共545例,其中族別:漢族 290例(53.21%),維族249例(45.69%),蒙古族3例(0.55 % ),回族 3 例(0.55% );性別:男259例(47.52%),女286 例(52.48%);文化程度:文盲 192 例(35.23%),小學144例(26.42%),初中197例(36.15%),高中 13例(2.39%),大學 10例(1.83%);婚姻:未婚327例(60.00%),已婚171例(32.48 %),離婚42例(7.71 %),喪偶 5例(0.92 %);照料者:配偶 123例(22.57 %),父母345例(63.30 %),子女 21 例(3.85%),親戚 8 例(1.47%),居委會48例(8.81%);診斷:精神分裂癥252例(46.24%),心境障礙 21 例(3.85%),精神發育遲滯63 例(11.56%),腦器質性精神障礙112例(20.55%),癲癇伴發精神障礙60例(11.01%),其他 37 例(6.79%);年齡:18~27歲 101例(18.53%),28~37歲192例(35.23%),38~47歲137例(25.14%),48~57歲67例(12.29%),>58歲 48 例(8.81%)。
1.3 方法 以545例庫爾勒市各類貧困精神病患者為對象,比較實行免費藥物治療2年(2005~2007年)中,在服藥情況、不服藥原因、病情變化情況、勞動能力以及因病所致的經濟損失情況的對照、了解、分析,在國家、政府大力支持及扶持下,免費為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醫藥服務,所產生的綜合效果。
2 結果
庫爾勒市貧困精神病患者免費藥物治療2年情況比較見表1。表1 庫爾勒市貧困精神病患者免費藥物治療2年情況比較
2.1 服藥情況比較 在免費“送醫送藥”隨訪治療2年中,病人藥物治療的依從性明顯提高。在545例患者中能按醫囑服藥的人數從一年前的150例,提高到 226例,增加了14% ;同時間斷服藥的患者從一年前的 93 例,減少到 41例,下降了56%;不服藥的患者從前一年的 76例,減少到 24例,不服藥率下降68%(P<0.01)。
2.2 病情變化比較 545例患者中,病情穩定的人數從一年前的208例,提高到306例,增加了47% ;不穩定的人數從一年前的 89 例,減少到43例,不穩定率下降了51.7 %;復發病人從一年前的68 例,減少到33 例,復發率下降了51.5%(P<0.01)。
2.3 勞動力情況比較 在實行免費“送醫送藥”隨訪治療2年中,病人服藥率提高,復發率下降了,致使患者在勞動能力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勞動能力患者從一年前的168 例,增加到 218 例,提高了29.8%;無勞動能力患者從一年前的103例,減少到55例,下降了46%(P<0.01)。
2.4 因病所致的各種經濟損失 從調查的545例患者中,就因病誤工費用和因病所花費的門診及住院醫藥費等兩項費用的損失就從前的一年10464000元,減少到245000元,患者家庭的經濟損失就下降了 97.65%,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 討論
在隨訪治療2年中,經藥物治療1年后,在被調查的545例患者中,服藥率提高到14%,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平時每10天或半月按照隨訪精神科醫生的處方,由鄉衛生院(服務站)或街道辦事處社區門診及殘聯等精神科兼職醫生,義務免費送藥上門,并督促精神病監護人按時給精神病人服藥。為防止病人在“春季和秋季”會出現病情不穩定及復發,每年2次在疾病高發期實行免費“送醫送藥”上門服務,及時為患者診治及調整用藥。通過上述這些方法既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藥物治療率,又能及時地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對指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起到了積極作用;提高患者的藥物治療率是減少精神疾病患者社會功能減退的有效辦法。
調查結果證實,在2年的勞動力情況比較中,無勞動能力的患者就下降46%[1],這對患者回歸社會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效果將更加明顯;提高精神病患者的藥物治療率,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庭的生活質量,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是發展經濟建設的有效保障。在2年的調查中,就患者家庭負擔的因病誤工和門診醫藥費等費用支出就減少了97.65%,明顯提高患者家庭的生活質量,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調查結果也使我們深刻體會到,精神疾病的康復工作是一項社會的系統工程,需要來自國家、政府社會及家庭方方面面的重視、關心和參與,營造人人都來關愛精神病患者的氛圍,精神病的社區康復工作將會提到一個新的水平,減少精神病人肇事肇禍行為,只有每一個小家庭的安康、幸福,才能使我們的國家更加美麗、富裕、穩定和諧。
【參考文獻】
1 陸雪娟,趙姣文.上海市嘉定區貧困精神病人藥物治療情況調查報告.上海精神醫學,2006,18(6):342-343.
作者單位:841000 新疆庫爾勒,庫爾勒市巴州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