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討中、下腹部手術病人應用異丙酚針防治內臟牽拉反應問題。結果 異丙酚組對控制中下腹部內臟牽拉反應總有效率達97%,呼吸、脈搏,平均血壓和氧飽和度等各項指標差異無顯著性。結論 輸注異丙酚針,術中病人生命體征平穩,無不良反應,是防治硬膜外麻醉內臟牽拉反應的有效方法。硬膜外麻醉。...
【摘要】 目的 探討中、下腹部手術病人應用異丙酚針防治內臟牽拉反應問題。方法 年齡在18~65歲之間,男50例,女30例,ASAⅠ~Ⅱ級。隨機分為兩組,A組為異丙酚組病人40例,B組為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2.5mg簡稱氟芬合劑組,病人40例。結果 異丙酚組對控制中下腹部內臟牽拉反應總有效率達97%,呼吸、脈搏,平均血壓和氧飽和度等各項指標差異無顯著性。結論 輸注異丙酚針,術中病人生命體征平穩,無不良反應,是防治硬膜外麻醉內臟牽拉反應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異丙酚(氟芬合劑);硬膜外麻醉;牽拉反應
硬膜外麻醉在我們基層醫院應用比較廣,但內臟神經阻滯不完全,因而操作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良反應,如內臟牽拉問題[1]。近年來我院在80例中,下腹部手術病人應用異丙酚針微泵靜注進行臨床觀察,結果有效地防治內臟牽拉反應問題。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80例病人,年齡18~65歲,男50例,女30例,ASA Ⅰ~Ⅱ級。隨機分為兩組,A組為異丙酚組病人40例,B組為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2.5mg簡稱氟芬合劑組,病人40例。
1.2 麻醉方法 術前常規用藥阿托品針0.01~0.02mg/kg,魯米那針2~4mg/kg。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分別注入2%鹽酸利多卡因針+0.5%布比卡因針。當阻滯平面出現滿意后,A組在開放靜脈上接微注泵待切皮時以3~4mg/(kg·h)的速度,持續靜脈輸注異丙酚針,B組切皮時靜注氟芬合劑針(同前量),直至完成內臟手術操作。
1.3 觀察指標 異丙酚用量在150~200mg用藥后,10、20、30min及停藥后10、20、30min記錄呼吸,脈搏,平均血壓和氧飽和度的數據效果評定標準。
2 結果
異丙酚組對控制中下腹部內臟牽拉反應總有效率達97%,其中良好34例,占85%;較好5例,占12.5%;無效1例,占2.5%。氟芬合劑組對控制中下腹部內臟牽拉反應總有效率達77.5%,其中良好18例,占45%;較好13例,占32.5%;無效9例,占22.5%。但呼吸、脈搏,平均血壓和氧飽和度等各項指標差異無顯著性。
3 討論
硬膜外阻滯麻醉中,行下腹部手術,內臟牽拉反應發生很多,影響手術操作,增加手術風險,病人痛苦,過去一般采用氟芬、度冷丁等鎮痛鎮靜藥物,效果不盡如人意[2]。因此,我們采用異丙酚針給藥作為硬膜外阻滯的輔助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異丙酚針是一種靜脈麻醉藥,起效迅速,作用持續時間短,停藥后恢復快,無蓄積作用,無惡心嘔吐,不引起惡夢,幻覺等精神癥狀。藥物靜注后MAP、HR短時間內有所下降,個別下降明顯且持續稍長者給予麻黃堿針,阿托品針,加快輸液,保持呼吸道通暢常規吸氧處理[3]。從本組病例看,用微量泵控制輸注異丙酚針,術中病人生命體征平穩,無不良反應,是防治硬膜外麻醉內臟牽拉反應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 劉俊杰,趙俊.現代麻醉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6,284-288.
2 吳鈺.實用麻醉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8,180.
3 曾媛,白勇,許幸.不同配方異丙酚麻醉在婦產科門診手術的應用.中華麻醉學雜志,2001,21(11):696-697.
作者單位:317109 浙江三門,三門縣健跳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