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源資料庫 > 在線期刊 > 中華醫學研究雜志 > 2008年第8卷第3期 > 外傷性小腸破裂8例診治體會

外傷性小腸破裂8例診治體會

來源:《中華醫學研究雜志》 作者:石剛 2008-7-4

摘要: 【摘要】 目的 總結外傷性小腸破裂的臨床特點,及早診斷、及時手術治療的意義。方法 回顧2000年1月~2007年2月間收治的8例患者臨床資料。結果 8例患者經體檢,X線透視、B超檢查及臨床觀察后均行手術治療,術后無并發癥。結論 腹部外傷后,當B超檢查未提示肝、脾破裂征、腹腔積血和X線透視膈下未見明顯游離氣體,......


【摘要】  目的 總結外傷性小腸破裂的臨床特點,及早診斷、及時手術治療的意義。方法 回顧2000年1月~2007年2月間收治的8例患者臨床資料。結果 8例患者經體檢,X線透視、B超檢查及臨床觀察后均行手術治療,術后無并發癥。結論 腹部外傷后,當B超檢查未提示肝、脾破裂征、腹腔積血和X線透視膈下未見明顯游離氣體,腹腔穿刺又未抽得有診斷意義的液體,患者腹痛癥狀又不能好轉或逐漸加重時,應考慮有小腸破裂可能。

【關鍵詞】  腹部外傷 小腸破裂

    腹部外傷時,肝、脾易受損,但小腸在腹腔內占據位置較廣,因而腹部外傷時也易受到損傷,現就我院2000年1月~2007年2月收治的8例外傷性小腸破裂病例的臨床特點及診斷問題進行總結討論。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1.1.1  性別與年齡  7例為男性,1例為女性。年齡18~50歲。

    1.1.2  外傷原因與小腸破裂部位  斗毆傷6例,機器擠壓傷2例,均為腹部閉合性損傷,其中空腸破裂5例,回腸破裂3例。

    1.1.3  傷后來院時間  均在24h內入院診治。

    1.2  臨床癥狀  患者傷后腹部疼痛均不緩解,多數患者有陣發性加劇,惡心嘔吐者6例。

    1.3  臨床體征  8例患者均以腹部直接受傷部位疼痛最為劇烈,全部有腹肌緊張,全腹壓痛。叩診無明顯移動性濁音,聽診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1.4  輔助檢查  8例患者腹部X線透視均未發現有明顯膈下游離氣體,B超檢查腹腔內有局限性血腫或積液,但均未提示肝、脾破裂,亦不確定有小腸破裂。

    1.5  治療與結果  8例患者均行剖腹探查,術中根據小腸損傷情況行相應手術處理,術后均無并發癥。

    2  討論

    腹部外傷時,肝、脾易受損,當B超未提示肝、脾破裂和X線透視膈下未見明顯游離氣體,腹腔穿刺又未抽得有診斷意義的液體,患者腹痛癥狀又不能緩解或逐漸加重時,應考慮有小腸破裂可能。一般而論,小腸屬空腔臟器,破裂后膈下應有游離氣體,但本文總結8例小腸破裂患者均未發現膈下游離氣體。考慮有如下原因:(1)腸破裂較小時腸內容物暫時堵塞了破損之腸壁;(2)由于小腸范圍廣,部分氣體被腸系膜或小腸等組織包裹或隔離,不能積聚于膈下,因而腹透時不能被發現;(3)破損處小腸內容物及腸液滲出后形成局部粘連相互壓迫,阻塞了腸內氣體流出;(4)某些情況下小腸內氣體不多,以上四點也可能是小腸破裂后X線透視不易見膈下氣體和腹腔穿刺陽性率低的原因。綜上所述,由于小腸在解剖生理上的特點,臨床上在遇有腹部外傷患者時要警惕有小腸破裂存在。凡腹部外傷后有持續性腹痛并加劇患者,檢查腹肌緊張有固定壓痛或全腹有不同程度反跳痛,且以上癥狀和體征短時間內不能好轉或逐漸加重者,無論腹穿是否抽得有診斷價值之液體,腹透是否有膈下游離氣體,均應行剖腹探查術。術中根據小腸損傷情況作相應處理。

    (編輯:張  彥)


作者單位:435005 湖北黃石,黃石市第五醫院普外科



頁:
返回頂部】【打印本文】【放入收藏夾】【收藏到新浪】【發布評論



察看關于《外傷性小腸破裂8例診治體會》的討論


關閉

網站地圖 | RSS訂閱 | 圖文 | 版權說明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8 39k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醫源世界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3000612號-9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30864
醫源世界所刊載之內容一般僅用于教育目的。您從醫源世界獲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診斷、治療疾病或應對您的健康問題。如果您懷疑自己有健康問題,請直接咨詢您的保健醫生。醫源世界、作者、編輯都將不負任何責任和義務。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僅為傳播信息促進醫藥行業發展,如果我們的行為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聯系Email:w39kf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