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對我縣出生缺陷監測結果進行分析,了解出生缺陷的種類、分布及其影響因素,為制定干預措施提供依據。方法 對我縣2004~2007年的出生缺陷監測資料進行系統性分析。結果 圍產兒出生缺陷的發生率58。出生缺陷兒死亡率21。...
【摘要】 目的 對我縣出生缺陷監測結果進行分析,了解出生缺陷的種類、分布及其影響因素,為制定干預措施提供依據。方法 對我縣2004~2007年的出生缺陷監測資料進行系統性分析。結果 圍產兒出生缺陷的發生率58.13/萬;出生缺陷兒死亡率21.27/萬;出生缺陷的發生率鄉鎮高于城鎮;圍產兒男性發生缺陷的比率高于女性;35歲以上的孕婦是發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出生缺陷種類前6位的是:總唇裂、神經管發育畸形、多指(趾)、外耳及其他畸形、肢體短縮、先天性心臟病。結論 加強優生優育科普知識宣傳的力度和廣度,建設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社會氛圍,減少殘疾兒的出生。
【關鍵詞】 出生 缺陷 干預措施
為了解我縣圍產兒出生缺陷種類、動態變化及分布特征,針對性制定干預措施,從而提高我縣人口出生素質。現筆者對2004~2007年出生缺陷監測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我縣2004~2007年所有接產單位住院分娩的孕28周至產后7天的圍產兒,包括活產、死產、死胎的圍產兒,但不包括計劃生育引產的圍產兒。
1.2 方法 根據《中國出生缺陷監測手冊》制定的23類主要出生缺陷的定義、臨床特征及診斷標準,由接生醫生填寫“出生缺陷登記卡片”,由婦幼人員填寫“圍產兒數季報表”,并把所有資料上報到縣保健院進行匯總統計。
2 結果
2.1 出生缺陷率 圍產兒14107例,出生缺陷82例,出生缺陷發生率58.13/萬,缺陷兒死亡率21.27/萬,具體情況見表1。表1 出生缺陷發生率及死亡率
2.2 出生缺陷種類 目前我縣出生缺陷種類有16種,分別是總唇裂16例(包括唇裂5例,腭裂4例,唇腭裂7例),神經管畸形15例(包括脊柱裂2例,無腦兒6例,腦積水7例),多指(趾)13例,外耳及其他畸形11例,肢體短縮6例,先天性心臟病4例,馬蹄內翻3例,足外翻3例,尿道下裂2例,消化道閉鎖2例,手腕畸形2例,單鼻孔1例,頭皮缺損1例,面部畸形1例,頸部畸形1例,胸腔畸形1例。暫無有關染色體發育異常導致畸形的報告。出生缺陷種類的發生率前6位的具體情況見表2。
2.3 不同性別出生缺陷發生率 出生缺陷發生率男性大于女性,從表3所見,P=0.19>0.05,差異無顯著性。
2.4 城鄉出生缺陷率 根據出生缺陷監測資料統計,鄉鎮出生缺陷的發生率高于城鎮。但從表4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概率P=0.55,>0.05,城鄉出生缺陷發生的差異是隨機性的,差異無顯著性。表2 出生缺陷發生率前6位的具體情況表3 不同性別出生缺陷的發生率表4 城鄉出生缺陷發生率
2.5 產母年齡與出生缺陷發生率 產母年齡35歲以上出生缺陷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產母年齡組,具體情況見表5。
2.6 診斷依據 7天內通過臨床觀察、體檢診斷出生缺陷69例,占84.15%,產前B超診斷13例,占15.85%。具體情況見表6。
2.7 缺陷兒父母文化程度分布情況 從表7所見,按文化層次分為5個級別,缺陷兒的發生城市以高中和初中較集中,農村以初中、小學為集中。具體情況見表7。表5 產母年齡與出生缺陷發生率表6 出生缺陷診斷依據表7 缺陷兒母親文化程度分布
3 討論
從表1所見,我縣出生缺陷發生率為58.13/萬,但是統計的82例出生缺陷是通過肉眼和B超診斷的,對不明原因的死胎、先天性心臟病、內臟發育異常、染色體異常等畸形種類,受基層的診斷、檢查技術及設備的影響,出生時不能立即診斷,所以實際出生缺陷發生率遠遠高于此。
從表2所見,我縣神經管畸形的發生率居第二位,他的發生與環境和遺傳因素有關,可通過在孕前期和孕早期補充葉酸,有助于降低其發生率[1]。可是,近幾年婚檢人數的大幅降低,使這方面的宣傳力度減弱,人們的預防保健意識淡薄,削弱了出生缺陷的一級預防工作的監測管理力度,是導致上述畸形發生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
通過4年的出生缺陷監測統計資料收集表明,產母年齡>35歲出生缺陷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年齡組,是發生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應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宣傳出生缺陷高齡孕婦孕育產生的危害,同時對高年齡的孕婦要特別加強監護,充分發揮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的二級預防工作的作用,控制缺陷兒的孕育,減少出生陷缺兒的出生,降低新生兒死亡率。
出生缺陷發生率男性大于女性,與全市出生缺陷監測所統計的一致,但從統計學進行分析,概率P=0.19,>0.05,說明男女出生缺陷發生率的差異無顯著性。
出生缺陷發生率鄉鎮高于城鎮,與全市出生缺陷監測統計的相反。但從統計學進行分析,概率P=0.55,>0.05,城鄉出生缺陷發生率的差異無顯著性。但從孕婦的年齡、胎次、對本次妊娠的態度、文化程度等方面,結合社會多方面的因素,統計的出生缺陷發生率鄉鎮高于城鎮是與社會狀況相吻合的。
【參考文獻】
1 莊輝,徐佳玲,丁曉莉.出生缺陷監測結果分析及對策.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64.
作者單位:401420 重慶,重慶市綦江縣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