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討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后并發癥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回顧分析78例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后的臨床資料,觀察術后并發癥。結果 術后五大并發癥:繼發顱內血腫3例、腦脊液漏4例、血腫復發4例、多發氣顱癥4例,術后癲癇1例。結論 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后并發癥大部分是可預防的或及時發......
【摘要】 目的 探討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后并發癥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回顧分析78例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后的臨床資料,觀察術后并發癥。結果 術后五大并發癥:繼發顱內血腫3例、腦脊液漏4例、血腫復發4例、多發氣顱癥4例,術后癲癇1例。結論 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后并發癥大部分是可預防的或及時發現并妥善處理后可治愈的。
【關鍵詞】 并發癥;原因;處理
慢性硬膜下血腫最有效的治療是鉆孔引流術。我院自1996-2006年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腫的病人78例,均行鉆孔引流術,方法簡單,治愈率高,但術后仍有一些較重的并發癥。結合本組病例,我們對術后的并發癥的原因及處理做以分析。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共78例,男62例,女16例。年齡45~84歲,其中60歲以上66例,占85%。有明確外傷史56例。外傷后仍距手術時間1~3個月。
1.2 癥狀及體征 頭痛或頭暈74例,不同程度肢體運動障礙70例,智力障礙及反應遲鈍76例。
1.3 CT掃描 本組病例術前均行頭部掃描,雙側血腫10例,單側68例;低密度26例,等密度13例,混雜密度39例;中線結構移位及腦室受壓均有。
2 結果
本組病例均行鉆孔引流術。全部治愈。發生嚴重并發癥共16例,其中繼發顱內血腫3例,腦脊液漏4例,血腫復發4例,癲癇發作1例,多發氣顱癥4例。
2.1 繼發性顱內血腫 本組共發生3例,1例硬膜外血腫,經翻骨瓣血腫清理治愈;2例腦內血腫,血腫量約10ml,經過保守治療治愈。
2.2 腦脊液漏 本組發生4例,表現術后的引流量200~400ml,且引流漸漸清亮。經抬高引流15~20cm,引流量漸漸少且清亮,1周內拔出引流,均治愈。
2.3 血腫復發 本組4例,2例同側復發,于原孔引流治愈;2例同側,行對側鉆孔引流治愈。
2.4 氣顱癥 本組80%均有氣顱癥,無張力性氣顱,均保守治療治愈。
2.5 術后癲癇 本組1例癲癇。給予抗癲癇治療治愈。
3 討論[1,2]
我們認為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后繼發硬膜外血腫的主要原因是:術后顱內壓力巨降硬膜塌陷使硬膜與顱骨間小血管撕裂而引發的;另一原因是鉆孔后硬膜出血點及骨孔緣滲血處理不夠妥善造成的。繼發腦內血腫是因為腦挫裂傷灶出血或術中血腫清除過快腦組織迅速復位造成損傷而出血,或再灌注損傷后出血。我們體會具體預防措施:(1)鉆孔部位盡量靠近血腫較厚的地方。(2)硬膜上的出血及骨孔滲血應妥善止血。(3)術中應緩慢減壓。(4)術后及時復查頭部CT,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術后繼發腦脊漏液的原因是術中造成蛛網膜破裂以致蛛網膜下腔與血腫腔相通所致。措施:術中放置引流管應避免反復多次多方向放置,沖洗時應避免高壓沖洗。術后如發生腦脊液漏應及時抬高頭部20~30cm,引流液漸漸變淡3~5天拔出引流管。
術后血腫復發的主要原因是(1)血腫包膜繼續出血;(2)血腫包膜過厚,腦組織復位不良;(3)凝血塊過多未能引出。措施術中應反復沖洗,但切勿損傷血腫內膜。對復發血腫可于原孔或重新鉆孔引流,或翻骨瓣切除血腫包膜。
氣顱癥的主要原因是術中沖洗時把空氣注入血腫腔,或從硬膜切口進入空氣。預防是沖洗后夾閉引流管防止空氣倒流,沖洗后注入生理鹽水排除殘腔氣體。
術后癲癇的主要原因是引流管刺激皮層或繼發腦內血腫所致。預防:引流管置入不宜過深,引流管不能過硬、過粗。發生癲癇,給予抗癲癇治療。
【參考文獻】
1 梁玉敏.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后并發癥及其防治.中華創傷雜志,1995,11:251-253.
2 王忠成.神經外科學.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36-338.
作者單位:136201 吉林遼源,遼源礦業集團職工總醫院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