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觀察尼莫通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腦梗死患者168例,采取隨機抽樣辦法均分為兩組,治療組應用尼莫通10mg靜脈點滴7天,對照組用20%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靜脈點滴7~10天作對照研究。結果 治療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發病24h內用藥的療效顯著高于24h后用藥組(P<0。...
【摘要】 目的 觀察尼莫通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腦梗死患者168例,采取隨機抽樣辦法均分為兩組,治療組應用尼莫通10mg靜脈點滴7天,對照組用20%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靜脈點滴7~10天作對照研究。結果 治療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發病24h內用藥的療效顯著高于24h后用藥組(P<0.01);且不受年齡影響。結論 常規劑量尼莫通治療腦梗死能顯著改善臨床癥狀,降低致殘率。
【關鍵詞】 尼莫通;腦梗死
為了觀察尼莫通治療腦梗死的療效,我院從1994年10月開始此項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治療組84例,男54例,女30例;年齡32~84歲,平均65歲。頸動脈系統梗死68例,椎基底動脈系統梗死10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6例。一側底節區梗死44例,多發性梗死26例,大面積梗死6例,丘腦梗死3例,腦干梗死1例,小腦梗死4例。發病至用藥時間:6h內7例,6~12h 19例,12~24h 27例,24~72h 20例,>72h 11例。對照組84例,男49例,女35例;年齡 38~81歲,平均63歲。頸動脈系統梗死65例,椎基底動脈系統梗死13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6例。一側底節區梗死54例,多發性梗死26例,大面積梗死2例,小腦梗死2例,發病后用藥時間,6h內 4例,6~12h 2例,12~24h 29例,24~72h 19例,>72h 10例。兩組資料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P>0.05)。根據病史、體征,入選病例168例均符合第二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訂的診斷標準,并于治療前作頭顱CT檢查明確診斷。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應用進口德國拜耳公司生產的注射用尼莫通10mg靜脈點滴1h以上,連續7天,對照組應用20%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靜脈點滴,連續10天。
1.3 療效評定 于治療前及治療后的1、7、14天按1986年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訂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生活狀態進行評分,分為:基本痊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0%~100%,病殘程度0級;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89%,病殘程度1~3級;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生活能自理;無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或增加在18%以內;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增加18%以上;死亡。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處理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見表1。
2.2 用藥時間與療效的關系 見表2。發病至用藥時間以24h為界,將治療組分為兩組,即24h內組53例,顯效率74.0%,24h以上組31例,顯效率29%,兩組比較P<0.01,差異有非常顯著性,而24h以上組的療效與對照組相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
2.3 治療組年齡與療效的關系 按年齡分為>75歲高齡組與<74歲低齡組,兩組療效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P>0.05)。
2.4 治療后兩組患者連續的神經系統功能缺損評分 治療組于治療后24h神經系統功能缺損評分便顯著降低,至第14天更明顯;對照組一般于治療后第7天至14天才開始降低,見表3。治療組平均住院天數(19.7±5.2)天,對照組平均住院天數(24.3±7.2)天,兩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表2 治療組用藥時間與療效關系 表3 兩組治療后神經系統功能缺損評分降低情況比較 注:治療組治療前后比較,*P<0.01;與對照組相比較,ΔP<0.01
3 討論
尼莫通是新型的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可選擇性作用于腦血管壁上的鈣離子受體,防止鈣超載,尤其是可以防止腦梗死后大量鈣內流導致的腦細胞壞死崩解,從而發揮腦保護的作用[1, 2];且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質過氧化作用,又可降低缺血再灌流后腦組織中一氧化氮含量,降低一氧化氮的神經毒性作用,還可降低興奮性氨基酸的神經毒性及下調C-fos的基因表達作用,從而起到腦保護作用[3]。
本研究尼莫通治療組顯效率67%,明顯高于對照組32.1%(P<0.01),治療組有效率84.5%亦明顯高于對照組51.2%(P<0.05),證實尼莫通療效明顯優于20%低分子右旋糖酐的治療方法。
中國人口眾多,但防病治病的意識比較淡薄,所以近年來我國腦梗死的發病率明顯升高,臨床上開始了超早期的溶栓治療,但真正能夠有此適應證的病人卻為數甚少,故超早期之后的腦保護治療便顯得特別重要。在我們的治療組84例中,病后24h內得到治療的有53例,總顯效率73.6%,病后24h以上的31例,總顯效率29%,兩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故我們認為急性腦梗死腦保護治療的時間越早療效越好。
尼莫通治療腦梗死的療效,除與治療的時間密切相關外,尚與梗死灶的數量、面積、位置有關,本研究75歲以上的高齡組療效與74歲以下的低齡組相比,P>0.05,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尼莫通的療效不受年齡限制。
早期應用尼莫通治療腦梗死,于治療后的1、7、14天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地下降(P<0.01),3次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P<0.01),說明尼莫通起效快,療效佳。與對照組相比明顯地縮短了住院天數(P<0.01),減輕了病人的精神、經濟負擔,減少了并發癥,增加了醫院的床位周轉率。
【參考文獻】
1 Tomaru T,Uchida Y,Nakamura F,et al.Enhancement of arterial thrombolysis with native t-PA by pretreatment with heparin or ba-troxobin:An angioscopic study.Am heart J,1989,117:275.
2 Klocking HP.Release of plas minogen activator by batroxobin Haemostasis,1987,17:235.
3 劉鳳君,陳清棠,袁家穎,等.東菱克栓酶對缺血性腦血管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中國醫學論壇,1995,10:19.
作者單位:056400 河北涉縣,涉縣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