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人靜脈溶栓的效果。方法 回顧分析2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資料。結果 老年人靜脈溶栓效果較理想。結論 靜脈溶栓治療對老年人亦有益處。...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人靜脈溶栓的效果。方法 回顧分析2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資料。結果 老年人靜脈溶栓效果較理想。結論 靜脈溶栓治療對老年人亦有益處。
【關鍵詞】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
近90%急性心肌梗死(AMI)與冠脈內急性血栓形成有關,因此,溶栓療法為近年來基層醫院治療AMI的一大突破并被廣泛應用。但是對老年AMI病人,曾經認為不適宜溶栓。本文通過對老年AMI病人進行溶栓治療,提出溶栓療法治療AMI年齡限制方面的看法。
1 資料與方法
本組28例AMI病人,均無溶栓禁忌證,分為老年組和青中年組在發病12h內采用葡激酶進行溶栓治療。其中老年組10例,男7例,女3例;年齡73~78歲,平均76.3歲。梗死部位是下壁4例,前壁3例,廣泛前壁2例,廣泛前壁加高側壁1例。青中年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齡35~59歲,平均51.3歲。梗死部位是前壁6例,下壁6例,廣泛前壁3例,廣泛前壁加高側壁2例,下壁加正后壁1例。
給藥方法:葡激酶50萬U,靜脈滴注30min滴完,之后無出血并發癥,給予700~1000U/h,使APTT時間保持在60~80s,維持48h,并口服拜阿司匹林0.1g,qd,氯吡格雷75mg,qd,辛伐他汀20mg,qn,并酌情應用ACEI類藥物及β受體阻滯劑。
2 結果
采用臨床評價再通的指標來判定梗死相關血管是否開通,其指標是:給藥后1h內胸痛明顯減輕≥80%;給藥后1h內心電圖抬高的ST段回落≥50%;給藥后1h內出現再灌注心律失常;CK的峰值前移≤14h,CK-MB峰值提前至14h內。
老年組60min血管開通7例,開通率為70%;青中年組60min血管開通15例,開通率為83%。老年組與青中年組溶栓結果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P>0.05)。老年組溶栓后有1例發生牙齦出血,青中年組有1例發生上消化道出血,兩組經溶栓治療各有1例死亡,老年組1例死于心力衰竭,青中年組1例死于心衰合并Ⅲ度房室傳導阻滯。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的目的是使血栓堵塞的冠狀動脈再通,盡早再灌注以保存壞死心肌周圍尚未不可逆損傷的心肌,維持心室功能。有效地溶栓治療可以明顯改善AMI的自然病史,使AMI的病死率減少40%。
接受溶栓治療的年齡問題一直受到關注,目前認為<75歲者方可進行溶栓治療,本組老年組病人平均年齡76.3歲,其溶栓結果與青中年組一樣均可取得良好的療效,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揭示老年組與青年組一樣療效理想。老年病人溶栓的嚴重并發癥是出血,本組有1例,未危及生命。AMI溶栓治療使梗死相關的血管再通不僅是改善急性期預后的重要因素,并能明顯延長3年的生存率,是影響AMI急性期和長期預后的重要獨立因素,因此溶栓治療對老年人亦有益處。
所以在AMI進行溶栓治療,不應單以高齡為除外標準,應根據個體情況而定。如果患者平素健康狀態良好,其他臟器無明顯疾病,無出血傾向及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且栓塞范圍又較大,應權衡利弊,爭取給予溶栓治療。必須指出,隨著年齡的增大,其溶栓危險性亦增加。當然非溶栓治療也同樣如此。
【參考文獻】
1 楊躍進,華偉.阜外心血管內科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31-134.
2 郭潤林,吳寧,胡大一.心血管病治療指南和建議.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47-50.
作者單位:261500 山東高密,高密市人民醫院內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