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關鍵詞】 妊娠期 腎綜合征 出血熱 臨床分析 我科從2001&mdash。2008年共收治妊娠期合并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2例,均經免疫鑒定檢查證實。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在2例妊娠期HFRS患者中年齡分別為30歲和38歲。...
【關鍵詞】 妊娠期 腎綜合征 出血熱 臨床分析
我科從2001—2008年共收治妊娠期合并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2例,均經免疫鑒定檢查證實。觀察本組患者病情復雜,并發癥多,預后較差,本文結合其中1例出生小兒的特異性抗體進行了分析討論。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在2例妊娠期HFRS患者中年齡分別為30歲和38歲;均為藏族,孕周為26孕周、32孕周,其中1例為發熱期,1例為低血壓休克期。
1.2 臨床表現 2例均有發熱、畏寒、乏力、惡心、嘔吐,并有三痛、腹疼、出血(主要為皮膚、黏膜出血)、肝腦腎等損害(重癥病例出現嗜睡、神志恍惚;腎功表現為:尿素氮、尿蛋白增高,肉眼可見血尿等一系列癥狀)。
1.3 臨床類型 中型1例,重型1例。
1.4 預后 (1)母親預后:在2例患者中,病程期1例,另外1例于HFRS康復期足月順產,新生兒生存,無產科并發癥,3年隨訪無異常;(2)小兒:1例生存的小兒智力無低下,經過3年隨訪未患HFRS,智力、運動、機能均在正常,間接免疫熒光檢測小兒的特異性抗體,結果為陰性。
2 討論
出血熱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表現為發熱、出血、血壓下降及急性腎功能衰竭,該病的發病機理目前認為可能有四種因素參與:病毒直接作用、神經體液作用、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及免疫反應起主要作用,即病毒入侵后大量復制,復合物沉積在血管內皮和腎小球基底膜上,從而導致復發性病理損害,引起各系統、各臟器的病理改變及功能障礙。妊娠期患HFRS病情較危重,特別在高海拔地區,表現復雜,缺乏典型的五期經過,“三紅、三痛”征不顯著,常有2期或多期重疊出現,而且消化道癥狀、腔道出血和神經癥狀多見,易誤診和漏診,且并發癥較多,預后較差。妊娠期患HFRS,細胞免疫功能降低,對HFRS病毒的抵抗力隨之下降,此外,潛在病毒、細菌乘機再活化,使HFRS的基本病理改變更加明顯。由于妊娠期患HFRS時,可引起胎盤滋養葉細胞變性壞死,絨毛膜間隙血栓形成,胎盤內激素水平降低,使胎兒肝、脾、腎、心、腦的血管擴張,充盈及滲出性出血,直至胎兒死亡而流產或早產。早期妊娠患HFRS,病毒能穿過絨毛胎盤屏障,垂直傳播給胎兒,使其獲得特異性抗體,此抗體臨床觀察可攜帶3~5年。在中晚期妊娠時患HFRS,由于胎盤發育完善,屏障功能增強,胎兒可免受HFRS病毒侵害而不產生相應抗體,易引起智力低下。由此,可說明妊娠期患HFRS對胎兒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是病毒或內毒素血癥的有害物質透過胎盤感染胎兒中樞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所致。醫療工作者對妊娠期患HFRS應重視,至于妊娠期患HFRS是否能引起染色體變異,應進一步觀察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