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觀察治療性血漿置換治療重癥肝炎的臨床療效。 方法 采用血漿置換治療62例重癥肝炎患者,比較血漿置換(Plasma exchange)治療前后的PT、APTT、TT、FIB、肝功能以及補體C3、C4進行檢測,觀察治療前后指標的變化。 結果 凝血指標PT、APTT、TT在PE治療后明顯縮短,FIB治療后明顯增加,TBIL、DBIL、ALT、AL......
【摘要】 目的 觀察治療性血漿置換治療重癥肝炎的臨床療效。 方法 采用血漿置換治療62例重癥肝炎患者,比較血漿置換(Plasma exchange)治療前后的PT、APTT、TT、FIB、肝功能以及補體C3、C4進行檢測,觀察治療前后指標的變化。 結果 凝血指標PT、APTT、TT在PE治療后明顯縮短,FIB治療后明顯增加,TBIL、DBIL、ALT、ALP、TBA明顯下降,補體C3、C4明顯升高,臨床癥狀明顯好轉,肝區脹痛均有不同程度減弱。 結論 血漿置換治療重癥肝炎的療效顯著。
【關鍵詞】 血漿置換;重癥肝炎;肝功能;凝血功能;補體
血漿置換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一種血液凈化技術,比藥物能更有效和迅速的去除致病因子,使肝病能得以迅速、暫時緩解。血漿置換治療前后的檢驗指標對臨床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同時也準確反映了血漿置換對重癥肝炎的治療效果。本文分析了62例血漿置換治療前后的重癥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補體C3、C4的變化,現報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標本來源 2008年1月—2010年5月在本院肝炎病科住院并且應用血漿置換治療過的重癥肝炎患者62例,患者均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統內科綜合支持治療。治療前后分別抽取靜脈血2~3ml作為標本進行檢測。
1.2 血漿置換治療方法 使用日本Plasauto-IQ型血漿交換機進行單純血漿置換,30ml/min速度分離血漿,每次分離血漿總量為3000ml,持續時間為2h。專用管道均為一次性使用。
1.3 檢測方法 檢測PT、APTT、TT、FIB采用凝固法,肝功能采用速率法,補體C3、C4采用速率散射比濁法。
1.4 儀器試劑 日本Plasauto-IQ型血漿交換機,貝克曼ACL-7000全自動血凝儀,貝克曼DXC-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貝克曼全自動血凝儀配套血凝試劑,上海科華公司TBIL、DBIL、ALT、ALP、TBA、C3、C4試劑盒。
1.5 統計學處理 檢測結果以x±s表示,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2 結果
2.1 重癥肝炎患者血漿置換治療前后凝血功能的情況變化 見表1。表1 重癥肝炎患者血漿置換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的比較
2.2 重癥肝炎患者血漿置換治療前后肝功能的情況變化 見表2。表2 重癥肝炎患者血漿置換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的比較
2.3 重癥肝炎患者血漿置換治療前后補體C3、C4水平的情況變化 見表3。
表3 重癥肝炎患者血漿置換治療前后補體C3、C4水平的情況變化
3 討論
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既有多種生物合成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解毒作用。而各種原因引起的重癥肝炎常由于細胞變形、腫脹、壞死而導致肝功能衰竭,出現相關的生化、凝血功能、免疫系統等一系列指標變化。PE治療可清除內源性的毒性物質,清除嚴重肝臟疾病時患者血中的細胞抑制因子和抑制細胞生長的毒性物質。
重癥肝炎患者由于肝細胞受損傷,其攝取、結合和排泄膽紅素、膽汁酸等能力下降,導致血液中膽紅素明顯升高,細胞內轉氨酶釋放入血液,引起轉氨酶升高,白蛋白生物合成減少,導致其水平下降,同時重癥肝炎患者肝臟對凝血因子和補體合成減少或消耗過多,也常出現凝血功能異常和補體減少。本組研究表明,62例重癥肝炎患者在綜合治療基礎上經PE治療后,肝功能狀況明顯改善,肝功能指標TBIL、DBIL、ALT、ALP、TBA明顯下降(P<0.001),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系統也有明顯改善,PT、APTT、TT、FIB在治療前后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均<0.001),補體C3、C4明顯升高(P均<0.001),能有效發揮其調理、免疫黏附、中和細胞毒等生物學作用,與有關文獻報道相符。
綜上所述,血漿置換治療重癥肝炎能去除患者體內大量的膽紅素,補充體能多種生物活性物質,暫時替代部分肝功能,改善患者癥狀。
【參考文獻】
1 梁翠銘.血漿置換前后患者肝功能和補體的變化. 臨床輸血雜志,2009,7(11):236.
2 朱勇根,章幼弈. 選擇性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的療效觀察.中華肝病雜志,2006,14(8):616-617.
3 趙曉燕,陳永平.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重型肝炎的療效觀察.溫州醫學院學報,2002,25(12):73.
4 夏杰,向德棟.非生物人工肝聯合移植治療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中華傳染病雜志,2007,25(7):41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