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關鍵詞】 宮頸 巨大腺體潴留囊腫 誤診分析 1 病歷摘要患者,女,47歲,已婚,農民。以盆腔包塊待診:左側卵巢囊腫收住院。用穿刺針抽出囊腫內清白色液體約200ml,剝除宮頸囊腫,閉合剝離面腔隙,縫扎止血。術中送快速病理檢查提示:宮頸良性囊腫,慢性宮頸炎。...
【關鍵詞】 宮頸 巨大腺體潴留囊腫 誤診分析
1 病歷摘要
患者,女,47歲,已婚,農民。因“絕經1+年,發現盆腔包塊7個月”于2008年4月9日收入本院。患者于入院前1年自然絕經,絕經后無陰道流血流液。入院前7個月在當地婦幼保健院體檢,B超發現“左附件區包塊,大小約6.7cm×7.8cm”,建議手術。平時偶感下腹隱痛不適,未治療。入院前復查彩超示:左側附件區探及7.5cm×7.3cm的囊性包塊,子宮萎縮。以“盆腔包塊待診:左側卵巢囊腫”收住院。既往史:23年前在本院行“絕育術”,3年前體檢時發現乙肝標志物:HBsAg、HBcAb陽性,余陰性。查體:T 37.0℃,P 72次/min,R 20次/min,BP 114/73mmHg,淺表淋巴結未捫及,心肺未聞及異常。腹部豐滿,無壓痛,肝脾未捫及,移動性濁音陰性。婦查:外陰、陰道無異常,宮頸萎縮,輕度糜爛,無舉痛,子宮后位,萎縮,質中,活動,無壓痛,左側附件區可捫及約8cm×7cm×7cm大小包塊,邊界欠清,質中,不活動,無壓痛,右附件區未捫及明顯異常。肛查無異常。輔助檢查:腹部B型超聲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血常規:正常。血HCG定性:陰性。腫瘤標志物:未見明顯異常。入院診斷:左側卵巢腫瘤。術前準備完善后于2008年4月14日擬行經腹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術,術中探查見:無腹水,雙側卵巢萎縮,雙側輸卵管未見明顯異常;子宮萎縮,活動。腹腔內未見包塊,探查發現包塊位于腹膜外。打開左側闊韌帶前葉并下推膀胱,見囊性腫塊來自宮頸左側壁,約9cm×8cm×8cm大小,突向左側闊韌帶內,質軟,邊界清楚,不活動;用穿刺針抽出囊腫內清白色液體約200ml,剝除宮頸囊腫,閉合剝離面腔隙,縫扎止血;再按常規行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術中送快速病理檢查提示:宮頸良性囊腫,慢性宮頸炎;送檢宮頸囊腫內囊液未見癌細胞。術中診斷:宮頸囊腫。術后常規病檢示:宮頸腺體潴留囊腫,慢性宮頸炎伴灶性上皮內瘤變I級(CIN I)。病人術后7天康復出院。
2 討論
宮頸腺體潴留囊腫,是在宮頸炎癥愈合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子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以致腺管口堵塞,使腺體分泌物潴留而形成宮頸腺體囊腫[1,2],一般只有0.5~2cm大小,本病人宮頸囊腫巨大[3],實屬罕見,也容易誤診為卵巢腫瘤,說明此囊腫逐漸增大,存在時間較長。通過該病例,讓我們得到啟發:若術前行盆腔CT檢查就會發現囊腫來自腹膜后,排除卵巢腫瘤,有利于術前診斷,以利術前制定良好的手術治療方案,避免誤診、誤治;另一方面,開腹手術時盆腔未見包塊,一定要仔細探查腸管及后腹膜,避免遺漏腫塊,延誤病人疾病的治療,造成嚴重后果。所以,在我們的平時工作中,一定要多對病人宣教,做好婦科普查、普治工作,達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目的,這樣才能減輕病人的痛苦,減少病人的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 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65-266.
2 張惜陰.實用婦產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65.
3 王建六,王志啟,魏麗惠.宮頸電熨術后并發宮頸囊腫1例.實用婦產科雜志,2003,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