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關鍵詞】 梅毒血清學試驗 特異性抗體 非特異性抗體 近年來,我國性病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梅毒是其中的主要一種。如何使用快速、價廉、簡便、敏感且特異性高的診斷方法,正確掌握現有試劑優缺點,有助于梅毒的早期診斷與治療,對控制其蔓延至關重要。因此,筆者對梅毒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和梅毒......
【關鍵詞】 梅毒血清學試驗 特異性抗體 非特異性抗體
近年來,我國性病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梅毒是其中的主要一種。如何使用快速、價廉、簡便、敏感且特異性高的診斷方法,正確掌握現有試劑優缺點,有助于梅毒的早期診斷與治療,對控制其蔓延至關重要。因此,筆者對梅毒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和梅毒螺旋體明膠顆粒凝集試驗(TP.PA)結果進行比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患者均選自我中心性病門診及我縣各醫院自2007年1月—2011年3月疑為梅毒且TRUST試驗陽性者血清817份,其中男性226份,占27.66%,女性591份,占72.34%;有既往梅毒史,經梅毒規范化治療,梅毒TRUST已轉陰者血清44份,年齡16~50歲。
1.2 方法
1.2.1 試劑
TRUST試劑盒由上海榮盛公司提供;TP.PA由珠海麗珠試劑公司提供。
1.2.2 樣本
抽取靜脈血5ml,靜置1~2h,離心沉淀后,吸取上層血清。
1.3 操作步驟
1.3.1 TRUST過篩試驗
分別滴1滴待檢血清于反應板上的各圈內,將血清涂開至整個圈;向各圈中各加1滴抗原懸液;將卡片置水平搖床上,按100r/min,搖勻8~10min觀察結果(同時各做一份陰陽對照)。
1.3.2 TP.PA確證試驗
(1)在U 型板加血清稀釋劑:取100μl至孔1,25μl至孔2,25μl至孔3,25μl至孔4。(2)加標本:取25μl標本加入孔1,混勻。(3)從孔1中取25μl至孔2,混勻,依次倍比稀釋致孔4,從孔4中取25μl丟棄。(4)取未致敏粒子懸液25μl加至孔3。(5)取致敏粒子懸液25μl加至孔4,其終滴度為1:80。(6)輕拍板壁或搖床30s使其混勻。(7)蓋上微孔蓋,常溫下靜置2h后觀察效果(同時各做一份陰陽對照和空白對照)。
1.4 結果判定
1.4.1 TRUST過篩試驗
在漆圈中出現肉眼可見紅色凝集塊為陽性;若紅色顆粒均勻分布未見凝集為陰性。
1.4.2 TP.PA確證試驗
(凝集)++++:紅細胞形成膜狀覆蓋整個孔底,邊緣形成皺褶;(凝集)+++:形成膜狀覆蓋部分孔底;(凝集)++:形成膜狀,邊緣成圓環;(凝集)+:成薄膜狀,周圍邊有粗大圓環;(可凝)±:成紐扣狀,中心稍薄;(不凝集)-:成光滑扣狀。
2 結果
梅毒TRUST陽性血清817份,其中男性226份,女性591份。梅毒螺旋體明膠顆粒凝集試驗(TP.PA)陽性798份,陽性率97.67%,其中男性陽性223份,陽性率98.67%,女性577份,陽性率97.63%。有即往梅毒史,經規范治療,梅毒TRUST已轉陰血清44份,梅毒螺旋體明膠顆粒凝集試驗(TP.PA)陽性44份,陽性率100%。
3 討論
梅毒螺旋體一旦感染人體,宿主迅速對螺旋體表面的脂質做出免疫應答,在3~4周產生抗類脂抗原的抗體(非特異性抗體),這些抗體主要是IgG和IgM型混合抗體。非特異性抗體對機體無保護作用。未經治療的病人,其血清內的非特異性抗體可長期存在。經適當治療后,抗體可以逐漸減少至轉為陰性,但在6個月至1年內仍可檢出,因此可用于療效觀察及判愈。而梅毒特異性抗體為梅毒IgG、IgM抗體檢測,可有效消除試驗中的生物學假陽性反應,提高試驗的特異性,但可終身攜帶,不可作為療效評價和判愈。
TRUST屬性病研究實驗室試驗(VDRL)的改良試驗,由于在抗原中加入了氯化膽堿和EDTA等試劑,使血清不必加熱處理即能達到滅活和延長抗原保存期的目的,在抗原中加入了膠性碳和苯甲胺紅便于肉眼觀察結果,且設備要求簡單、報告快速、有較高的敏感性,可作為梅毒療效觀察或隨訪有否復發或再感染的指標。而TP.PA是將提純的梅毒螺旋體(Nichd珠)抗原包被(致敏)明膠粒子,遇血清中存在的梅毒螺旋體抗體時,可出現肉眼可見的凝集反應。TP.PA能排除各種非特異性反應,因此其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常作為梅毒的確證試驗,驗證非螺旋體試驗陽性結果。也適用于潛伏梅毒及非螺旋體試驗陰性而已高度懷疑梅毒者。梅毒治療后,該類抗體終身陽性,不可作為治療效果的觀察。在梅毒螺旋體非特異性抗體與特異性抗體的陽性率存在差距, 前者顯著高于后者,主要是由于非特異性抗體試驗中的生物學假陽性引起,有資料表明類風濕等慢性疾病可造成梅毒TRUST試驗出現假陽性結果。而在現癥感染的梅毒患者血清中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與非特異性抗體的陽性率不一樣,前者顯著高于后者(P<0.01),在兩類抗體共存的情況下,特異性抗體效價維持在較高水平。結論非特異性抗體與特異性抗體是機體在受梅毒螺旋體感染后所產生的不同類型的抗體,非特異性抗體往往可提示為現癥感染,并可用于臨床治療的療效觀察;而特異性抗體常用于確診感染,不便用于療效觀察。
在梅毒的診斷治療中,特異性抗體與非特異性抗體聯合檢測應用性會更強。同時應結合病人的流行病學史、治療史、臨床癥狀等綜合予以判定,可有效避免梅毒診斷中的誤診漏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