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關鍵詞】 金錢草大青葉湯 淤膽型肝炎 淤膽型肝炎屬中醫黃疸范疇,臨床上類似急性黃疸性肝炎,是一種容易誤診而難治的消化道疾病。筆者經過20年摸索,用自擬金錢草大青葉湯治療本病26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除8例住院治療外,其余都是門診病人。mol/L之間,以急性淤膽型肝炎為多,20例,慢性淤膽型肝炎6例。...
【關鍵詞】 金錢草大青葉湯 淤膽型肝炎
淤膽型肝炎屬中醫黃疸范疇,臨床上類似急性黃疸性肝炎,是一種容易誤診而難治的消化道疾病。它以膽紅素明顯增高,肝臟腫大,皮膚瘙癢為特征。筆者經過20年摸索,用自擬金錢草大青葉湯治療本病26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齡17~65歲,其中17~25歲6例,25~65歲20例。除8例住院治療外,其余都是門診病人。全部病例均有明顯黃疸及消化道癥狀,總膽紅素在171~518μmol/L之間,以急性淤膽型肝炎為多,20例,慢性淤膽型肝炎6例。經B超檢查,肝大在1~4cm(肋下)之間,兼慢性膽囊炎者11例,無肝內外阻塞性黃疸。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16例,其余為陰性。
1.2 診斷標準
類似急性黃疸型肝炎。但自覺癥狀常較輕,黃疸明顯,常有皮膚瘙癢,肝大,納呆,便秘等癥。肝功能:血清膽紅素明顯升高,濁度試驗多無改變,無其他肝內外梗阻性黃疸即可診為本病。
1.3 治療方法
用自擬金錢草大青葉湯,藥物組成:金錢草50g,大青葉30g,虎杖、郁金、澤瀉、豬苓各16g,茵陳、大棗、板藍根各20g,柴胡15g,酒炒大黃12g,腹脹甚者加枳實15g,麥芽,焦山楂各20g,惡寒發熱加金銀花、蒲公英各30g,黃連10g;嘔吐加砂仁、蘇葉、雞內金各12g。
2 治療結果
治愈(肝功能全部恢復正常,主癥完全消失)21例(80%);好轉(肝功能部分恢復,膽紅素在25μmol/L以內,主癥基本消失)4例(15.3%);無效(肝功能無明顯改善,主癥減輕但易復發者或中途終止治療者)1例(0.38%),總有效率96.1%。
3 典型病例
例1,男,37歲,教師,2009年2月2日入院。癥見鞏膜、皮膚深度黃染,色晦暗,全身皮膚發癢,小便似濃茶,大便3日未行。舌苔黃厚膩,脈弦。肝功能檢查:膽紅素427μmol/L,CPT 3267U/L,TTT12U/L,B超:肝肋下2.5cm,慢性膽囊炎。診斷為淤膽型肝炎。治療用金錢草大青葉湯,每日1劑,同時配合支持療法:靜脈滴注能量合劑。治療1個月后,復查肝功能:總膽紅素51.3μmol/L,CPT 416U/L,痊愈出院,隨訪1年未復發。
例2,男,42歲,農民,因鞏膜皮膚黃染在當地治療無效而于2009年3月2日來本院就診,顏面、鞏膜深度黃染,色黃晦暗,自覺皮膚瘙癢,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脈弦。化驗:總膽紅素516μmol/L,CPT 2967U/L,B超:肝肋下3cm,膽囊未見異常。診斷為淤膽型肝炎。用金錢草大青葉湯加焦三仙各30g,每日1劑,配合能量合劑支持治療。治療1個月復查:膽紅素102μmol/L,CPT 1000U/L,主癥減輕,精神恢復。續方治療1個月,于4月3日:患者鞏膜、皮膚黃染退凈,癥狀消失。復查肝功能:總膽紅素17.1μmol/L,CPT 300U/L,B超:肝脾未見異常,隨訪1年未復發。
4 體會
膽汁淤積肝內,蓄久不祛,非重劑清利分消不能滌膠熾之邪,故用大劑量金錢草為主藥,金錢草不僅能利水通淋,還有很強的利濕退黃作用。金錢草煎劑還能促進膽汁的排泄。大青葉有涼血,清熱解毒之功。加茵陳、虎杖清熱利濕,豬苓、澤瀉淡滲利濕,大黃通淤泄熱,使濕熱之邪從大小便分消,輔以柴胡、郁金疏肝解郁,通達肝絡,下瀉膽汁,諸藥合用,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故效果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