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了解婦女生殖健康的狀況,尋找影響婦女健康的主要因素,對婦女疾病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并及時分析普查結果,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據。方法 對946例女職工進行婦科檢查、宮頸刮片、B超、乳房及乳房紅外線掃描檢查。結論 加大對婦女健康的宣傳教育,廣泛開展婦女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婦女的健......
【摘要】 目的 了解婦女生殖健康的狀況,尋找影響婦女健康的主要因素,對婦女疾病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并及時分析普查結果,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據。方法 對946例女職工進行婦科檢查、宮頸刮片、B超、乳房及乳房紅外線掃描檢查。診斷標準及分類按全國統一標準。結果 宮頸糜爛316例,占首位,31~50歲年齡組患病率高;同樣乳腺增生癥高發病率亦為31~50歲年齡組。結論 加大對婦女健康的宣傳教育,廣泛開展婦女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婦女的健康水平。
【關鍵詞】 女職工;常見病;檢查
婦女的健康狀況不僅直接影響自身的生存質量,而且關系到她們的工作學習和家庭生活,對婦女常見病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提高婦女生存質量,降低婦女病的發生率,現將2009年婦女病普查情況進行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古山礦區在職女職工計946例,年齡最小24歲,最大55歲。30歲以下152例,31~40歲554例,41~50歲200例,51~55歲40例。
1.2 方法
婦科檢查受檢者填寫婦科檢查表,詢問病史,并完成婦科檢查。宮頸涂片,檢查外陰、陰道、宮頸并行雙合診、B超、乳腺檢查。
1.3 疾病的診斷標準[1]
根據“實用臨床乳腺病學”和第六版“婦產科學”的診斷標準。
2 結果
本次參加體檢946例,患病414例,患病率43.9%,查出主要疾病見表1。宮頸糜爛316例,占首位。不同年齡組婦科發病情況見表2。表1 病種分析表2 不同年齡組婦科病發病情況 普查結果表明乳腺疾病的年齡主要集中在31~50歲,而宮頸糜爛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逐漸下降,見表3。表3 宮頸糜爛與年齡關系
3 討論
婦產科常見病的發病情況:本次普查表明946例已婚婦女常見病中,發病率最高的為宮頸糜爛,其次為宮頸肥大、乳腺增生。
宮頸炎、陰道炎是生育年齡婦女的常見病。宮頸炎中又以宮頸糜爛最常見。從表2中可以看出,此兩種疾病在31~50歲年齡組患病率高,以后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這與青年女性雌激素水平高,陰道分泌物多以及年輕夫婦性生活貧乏或不潔,部分患者經常沖洗陰道,引起陰道內酸堿度改變,還有些患者因避孕措施不當多次人流,長期使用工具避孕,均會對宮頸局部產生慢性機械性或化學刺激,增加對宮頸損傷。
乳腺疾病從表3中可以看出,乳腺增生癥發病率高,是31~50歲婦女的高發病。主要原因是生育少、哺乳期短甚至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給嬰兒哺乳,從而使正常生理過程紊亂,其次因避孕失敗或其他原因需要終止妊娠。由于乳腺惡性腫瘤潛伏期長,缺乏全身和局部癥狀,極易錯過早期診斷時間,失去治療良機。因此,教會婦女乳房自我檢查方法并養成定期自檢的習慣,這對早期發現乳癌和增加乳癌的成活率有積極意義。
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近幾年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卵巢腫瘤不易早期發現,一旦癌變轉移較快,嚴重威脅婦女的身心健康,因此建議已婚婦女每2年進行一次婦科檢查。
從本次體檢結果可見,婦女常見病、多發病的年齡在30~50歲,此階段是女性生理、心理上的黃金期,也是事業、家庭負擔較重的時期,處于此期的女性應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養成有節制、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外,建議每2年做一次健康體檢,定期做乳房自我檢查,保持樂觀情緒,這些對于防止或早期發現婦女病,提高女性生活質量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8.
2 樂杰.婦產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4.
3 溫晟姝.珠海市3486例婦女病普查結果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2,17(9):54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