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關鍵詞】 利水消腫丸 關節滑囊炎 辨證分析 利水消腫丸是本院自行研制的糊丸,具有泄水逐飲,消腫散結,豁痰利氣,通絡行滯的功能,用于治療關節滑囊積液。關節骨折、脫位、韌帶斷裂、軟骨損傷等,都可使關節滑膜同時損傷,傷后迅速積瘀積液,濕熱相搏,使關節發熱脹痛,熱灼筋肉而拘攣,致關節不能伸屈,稱為......
【關鍵詞】 利水消腫丸 關節滑囊炎 辨證分析
利水消腫丸是本院自行研制的糊丸,具有泄水逐飲,消腫散結,豁痰利氣,通絡行滯的功能,用于治療關節滑囊積液。該糊丸是由甘遂(制)、紅大戟(制)、白芥子(炒)、茯苓四味中藥組成。《內經·生氣通天論》:“濕熱不攘,大筋續短,小筋弛長,續短為拘,弛長為痿。”因為熱傷血不能養筋,故為拘攣;濕傷筋不能束骨,故為痿弱。關節骨折、脫位、韌帶斷裂、軟骨損傷等,都可使關節滑膜同時損傷,傷后迅速積瘀積液,濕熱相搏,使關節發熱脹痛,熱灼筋肉而拘攣,致關節不能伸屈,稱為急性滑膜炎。如受傷較輕或多次輕傷,加上寒濕侵襲而致關節漸腫,病程較長者,稱為慢性滑膜炎。本院經多年臨床實踐總結研制出利水消腫丸,用于治療關節滑囊炎,并與滑囊炎膠囊進行療效對比觀察,結果表明,利水消腫丸可以明顯改善水濕稽留,肌筋弛弱,疼痛,腫脹,功能活動等癥狀。根據本方適應證、病因病機,治則為標本兼治,宜泄水逐飲,消腫散結,豁痰利氣,通絡行滯。按君、臣、佐、使組方原則,分析處方配伍。利水消腫丸方中甘遂味苦、性寒,歸肺、腎、大腸經為君藥,具有瀉水遂飲,消腫散結之功效,善行經隧水濕。《本草綱目》:“瀉腎經皮隧道水濕”。臣藥為大戟、白芥子,大戟味苦辛寒,善泄臟腑水濕;白芥子味辛,性溫,入肺經,辛溫走散,利氣機,通經絡,逐飲邪,善治“皮里膜外之痰”。二者共助君藥以達利水濕,消腫散結,通絡行滯之功。其中白芥子的辛溫與甘遂、大戟的苦寒相配,又能起到相互制約其劣性。由于三藥藥性皆較強,易傷正氣,故以茯苓為佐藥,起到健脾補中,利水滲濕的作用,并能緩和諸藥之峻烈及其毒性。諸藥合用,共達泄水逐飲,消腫散結,豁痰利氣,通絡行滯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