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觀察紅景天膠囊對急性高原反應的治療作用。方法 對200例確診為急性高原反應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100例為治療組,給予口服紅景天膠囊。結論 紅景天膠囊可使急性高原反應病程明顯縮短,是治療急性高原反應安全、有效的藥品。 【關鍵詞】 紅景天膠囊。...
【摘要】 目的 觀察紅景天膠囊對急性高原反應的治療作用。方法 對200例確診為急性高原反應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100例為治療組,給予口服紅景天膠囊;100例為對照組,給予口服氨茶堿片。 結果 治療組3~4天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 紅景天膠囊可使急性高原反應病程明顯縮短,是治療急性高原反應安全、有效的藥品。
【關鍵詞】 紅景天膠囊;氨茶堿片;急性高原反應;療效觀察
西藏地處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低氣壓,低氧分壓(氧分壓為13.7kPa,吸入空氣中的氧分壓為12.46kPa,為平原地區的65%[1]),晝夜溫差大,氣候寒冷、干燥,紫外線輻射強。受高原環境的影響,由平原地區進入高原地區或從高原地區進入更高海拔地區的人員出現急性高原反應尤為普遍。高原病嚴重威脅著駐藏和進藏人員的身體健康,影響著工作及生活的質量。本中心研制的抗急性高原反應藥品紅景天膠囊以確切的療效,獲得高原部隊官兵一致的好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兩組均為漢族、男性。治療組平均年齡為(24±7.82)歲;對照組平均年齡為(22±3.02)歲。兩組患者入院后經臨床檢查及X線胸片檢查,參照1982年高原醫學學術討論會批定的診斷標準均診斷為急性高原反應(HAAR)。
1.2 西醫診斷標準
依據1982年全國醫學會提出的診斷標準:(1)地處一般在海拔3000m以上高原發病;(2)進入高原后數小時或數日內,發生一系列缺氧癥狀;(3)體檢及實驗室檢查有心律失常,血壓偏高或偏低,輕度水腫等癥狀;(4)一般經1周左右癥狀逐漸消退。
1.3 病例入選標準
(1)入選病例的診斷必須符合1982年全國高原醫學會提出的診斷標準;(2)患者必須為住院病人,且能堅持治愈出院;(3)病人住院用藥期間,不能使用與治療有關的其他抗缺氧藥物。
1.4 給藥方法
治療組100例,使用紅景天膠囊(西藏軍區紅景天研制中心生產,批準文號為軍藥準字Z2001020,0.38g/粒,批號:091102),口服,2粒/次,3次/日;對照組100例,使用氨茶堿片,0.1g/粒,2粒/次,3次/日。兩組服藥均為一周,期間詳細觀察和記錄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肝、腎功能及X線片。
2 結果
2.1 療效標準
急性高原反應4日內癥狀、體征等消失為痊愈;5日內癥狀、體征等消失為顯效;6日內癥狀、體征等不消失為無效。
2.2 兩組治愈率和顯效率
見表1。表1 兩組治愈率和顯效率比較由表1可知,紅景天膠囊治療急性高原反應的治愈率為92%,總有效率為100%。同氨茶堿治療組相比無統計學意義。
2.3 兩組一周內的療效結果
見表2。表2 兩組一周內的療效結果比較由表2可知,治療組3~4日治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紅景天膠囊可使急性高原反應的病程明顯縮短。
2.4 不良反應
治療組100例患者中,除2例有少量鼻出血外,未發現肝、腎功能檢查異常及其他不良反應;對照組10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伴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等癥狀,其他無異常。
3 結論
通過觀察對比,應用紅景天膠囊治療急性高原反應同目前有公認療效的氨茶堿相比,兩組經統計學處理,未見明顯差異,但兩組一周內的療效結果顯示,紅景天膠囊治療組3日和4日治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紅景天膠囊可使急性高原反應病程明顯縮短。而且,應用紅景天膠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紅景天膠囊是治療急性高原反應安全、有效的藥品。
4 討論
本中心研制、生產的紅景天膠囊是以生長在海拔4200m以上雪線的大花紅景天為原料。大花紅景天是景天科紅景天屬植物,藏醫認為:大花紅景天可用于臘度[2](高山反應),惡心、嘔吐,口唇和手發紫,全身無力,胸悶,身體虛弱等癥[3]。具有顯著的抗缺氧、抗疲勞、抗寒冷、抗微波輻射和延緩衰老等作用[4]。紅景天膠囊是本中心針對高原地區人員因缺氧引起的高原性疾病而專門研發的藥品,具有防治因高原環境不適應而出現的頭昏、心悸、胸悶、乏力、惡心、食欲不振等癥的作用。經多年臨床使用,對治療急性高原反應,療效確切,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西藏軍區后勤部衛生處“人在高原”翻譯小組譯.人在高原.拉薩:西藏軍區后勤部隊出版,1979:52.
2 帝瑪爾·丹增彭措.晶珠本草(藏文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59.
3 玉妥寧瑪.云旦貢布.四部醫典.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296.
4 全國中草藥匯編編寫組.全國中草藥匯編,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