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討帕羅西汀(venlafaxine)聯合奮乃靜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的療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將50例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隨機分配至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5例。治療組予以帕羅西汀聯合奮乃靜治療,奮乃靜為12~32mg/d,對照組奮乃靜劑量為16~32mg/d,療程均為12周,使用陽性癥狀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和副反應量......
【摘要】 目的 探討帕羅西汀(venlafaxine)聯合奮乃靜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的療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將50例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人隨機分配至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5例。治療組予以帕羅西汀聯合奮乃靜治療,奮乃靜為12~32mg/d,對照組奮乃靜劑量為16~32mg/d,療程均為12周,使用陽性癥狀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和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在治療前和治療4、8、12周末各評定一次。結果 研究發現兩組比較,兩組治療前后PANSS總分、陰性因子分評分比較,治療第4周末,治療組陰性因子分比對照組明顯降低,提示差異有顯著性(P<0.01)。結論 帕羅西汀聯合奮乃靜能夠顯著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癥的陰性癥狀,且副作用少,安全、依從性好。
【關鍵詞】 帕羅西汀; 奮乃靜; 老年精神分裂癥; 陰性癥狀
近年來,臨床上應用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治療精神分裂癥,顯著緩解了陰性癥狀[1],老年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陰性癥狀[2],經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奮乃靜對精神分裂癥有良好的療效,錐體外系副反應少,且價格低廉,依從性好。為探討奮乃靜聯合帕羅西汀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的陰性癥狀的療效及安全性,我們進行了對照研究,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均為本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符合CCMD-3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以陰性癥狀為主,單用奮乃靜治療至少3個月以上,其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總分>60分,陰性因子分>35,排除軀體疾患,三大常規、心腦電圖均是正常,參與本研究的患者共有50例年齡為60~75歲, 平均年齡(65.64±5.15)歲,病程4~6年,平均(6.4±2.52)年。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5例,治療組(合并應用帕羅西汀),兩組資料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治療方法
在原奮乃靜的治療的基礎上,治療組加服帕羅西汀20mg,療程均為12周,治療過程中睡眠不好的給予阿普唑侖0.4~0.8mg每晚,有心動過速的給予普萘洛爾10mg每日2次。兩組均治療前、治療后4、8、12周末分別用PANSS、TESS評分各評定1次。并同時進行測血壓,檢查血常規、肝功能、血糖、心電圖、腦電圖。
1.3 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評定以PANSS減分率≥75%為痊愈,≥50%為顯著有效,≥25%為進步,<25%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t檢驗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P<0.01為差異有非常顯著性。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12周末,治療組臨床治愈2例,顯著進步6例,好轉11例,無效6例,有效率76%;對照組治愈1例,顯著進步4例,好轉9例,無效11例,有效率56%,兩組療效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PANSS總分、陰性因子分評分比較
治療8周后,治療組PANSS總分、陰性因子分明顯低于治療前,12周末兩組比較發現PANSS總分、陰性因子分治療組均比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見表1。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PANSS評分比較
2.3 副反應
兩組主要副反應為口干、便秘、心動過速等,兩組無顯著差異。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奮乃靜聯合帕羅西汀治療精神分裂的陰性癥狀,有效率76%,與單用奮乃靜比較,差異不顯著。治療組用藥8周后PANSS總分有明顯降低,陰性因子分降低更明顯,而且12周末兩組比較發現PANSS總分、陰性因子分治療組均比對照組明顯降低,兩組數據差異十分顯著,而副反應沒有增加,此結果顯示奮乃靜聯合帕羅西汀治療老年期精神分裂癥的陰性癥狀比單用奮乃靜療效更顯著。奮乃靜是高效價DA受體的阻斷劑[3],而帕羅西汀為強效、高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產生的機理大多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多巴胺功能減退與5-羥色胺功能相對亢進,可使突觸間隙中5-羥色胺濃度升高。通過本研究觀察,帕羅西汀聯合奮乃靜應用增強中樞5-羥色胺能神經功能,從而起到“活化振奮”和“抗抑郁”的作用。提示聯合小劑量抗抑郁劑對老年性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有輔助治療作用,不良反應輕微。
【參考文獻】
1 Goff DC,Midha kk, Segal--Segal O,et al.A placebo-controlled,Trial of fluoxetine added to neoroleptic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Psychopharmacology-Berl,1995,117,417.
2 譚友果.精神分裂癥不同時期的抑郁癥狀:附760例臨床分析和治療.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93,19(6):349.
3 陳彥方.CCMD-3相關精神障礙的治療與護理.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