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源資料庫 > 在線期刊 > 中華醫學研究雜志 > 2012年第12卷第1期 > 全麻支撐喉鏡手術治療聲帶喉疾病99例分析

全麻支撐喉鏡手術治療聲帶喉疾病99例分析

來源:中華醫學研究雜志 作者:朱華益,鄧先平作者單位:445400 湖北利川,利川市人 2013-2-26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討支撐喉鏡下喉、聲帶病變手術及20%硝酸銀創面燒灼處理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分析本院收治的99例喉、聲帶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99例喉、聲帶病變均一次手術成功,其中治愈60例,好轉3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4。結論 支撐喉鏡下喉、聲帶病變手術,20%硝酸銀燒灼 創面臨床療效確切,在基層醫院有......


【摘要】  目的 探討支撐喉鏡下喉、聲帶病變手術及20%硝酸銀創面燒灼處理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分析本院收治的99例喉、聲帶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99例喉、聲帶病變均一次手術成功,其中治愈60例,好轉3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4.9%。結論 支撐喉鏡下喉、聲帶病變手術,20%硝酸銀燒灼 創面臨床療效確切,在基層醫院有臨床應用前景。

【關鍵詞】  支撐喉鏡;聲帶;喉;20%硝酸銀

  聲帶息肉、聲帶小結、喉部囊腫及喉乳頭狀瘤等疾病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病、多發病,以往多在表麻下經間接或直接喉鏡及纖維喉鏡進行手術治療,操作較為困難,易造成聲帶損傷或病灶切除不徹底。自2005年8月—2010年12月,我們在全麻下采用支撐喉鏡手術治療聲帶及喉部病變99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99例,其中男43例,女56例;年齡15~65歲。聲帶息肉89例,雙側28例,右側29例,左側32例;會厭囊腫3例,喉乳頭狀瘤4例,喉癌3例。對所有實行手術的患者,術前應排除心、肺、腦血液及免疫等疾病。對嚴重頸椎疾病及張口受限者心肺功能不全者應改行其他手術治療。

  1.2 手術方法

  手術全部在全麻下進行,全麻氣管插管后,用支撐喉鏡暴露聲門,然后根據病變的不同情況選用合適的術式:(1)聲帶息肉、小結及喉乳頭狀瘤:用喉鉗沿聲帶息肉基底夾除,再將創面修平整;(2)聲帶廣基型水腫型息肉及肥厚性息肉:先用喉刀沿聲帶平面切開黏膜層后喉鉗夾除息肉;(3)會厭、喉囊腫:用喉刀沿聲帶膨隆處縱行切開黏膜層,吸盡囊液,喉鉗插入切口,鉗出囊壁組織。對所有手術完畢后均用20%硝酸銀燒灼創面,并及時生理鹽水棉球涂抹燒灼創面,清除多余硝酸銀,以避免形成氯化銀沉淀,所有切除物均送病檢確診。 術后應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療3~5天。每天霧化吸入2次,囑減少發音1個月,發音時避免用假聲發音。對雙側聲帶病變者囑術后做深呼吸[1]。

  1.3 療效判斷標準

  術后2周依據以下標準判斷療效。治愈:無聲嘶,聲帶光滑,病變完全消失,色澤正常,聲帶閉合及運動正常。好轉:發聲正常或輕度聲嘶,聲帶病變基本消失或少許殘留,表面散在充血,聲帶閉合正常或有裂隙,聲帶無粘連。無效:仍有聲嘶,聲帶殘留較多病變組織,聲帶充血或聲帶原有粘連存在,聲帶閉合不全[2]。

  2 結果

  2.1 手術效果

  術后第3天發音恢復正常者45例,術后第5天發音恢復正常者48例,發音好轉者6例,患者均于手術后3~6天出院。出院時予間接喉鏡檢查:聲帶正常者48例,聲帶輕度充血者43例,聲帶輕度紅腫者5例,其中3例喉癌經病檢確診喉轉上級醫院行二期手術及相應治療。術后1個月門診復查,2例聲帶肥厚病人聲帶未能恢復正常,其余病人檢查見聲帶光潔、邊緣整齊。隨診3個月以上,除上述2例外無復發,喉癌病人未隨訪。

  2.2 手術并發癥

  口咽、喉部黏膜擦傷出現淤血斑者在本組有22例,舌體麻木5例,均于出院前恢復,本組病例無發生聲帶粘連、聲帶損傷等并發癥。

  3 討論

  本組99例喉、聲帶病變的治療提示,全麻支撐喉鏡下手術具有以下優點:(1)全麻后聲帶固定在外展位,有利于聲帶疾病的觀察及仔細操作;(2)手術創傷小,術后反應輕、愈合快。本組術后5天內發音恢復正常者共94例,占94.9%;(3)手術精細程度高,病灶摘除或處理較完全。聲帶廣基型息肉、小結及囊腫可一次完成手術,而在局麻間接喉鏡或直接喉鏡下則難以一次完成。對聲帶息肉的治療,臨床上治療方法有間接喉鏡下手術、纖維喉鏡下手術,支撐喉鏡下喉手術有以下優點:靜脈復合麻醉,患者無痛苦,尤其是對手術不合作者,特別對兒童患者是理想的治療方法,術中能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術野清晰,光亮度好,故不僅能準確地切除病變,而且能最大限度保護正常組織;操作穩,切除病變組織準確和避免誤傷聲帶正常結構,提高了手術的精確性和安全性,減少了手術并發癥,這也是現代醫學的發展方向。支撐喉鏡下喉手術的缺點:患者需要住院治療,費用高;相對間接喉鏡或纖維喉鏡下手術患者痛苦大,患者的術前準備需要充分,部分患者還可出現軟腭擦傷、舌體麻木、牙齒松動等并發癥,故術中喉鏡應保證在正中位并輕柔操作,避免并發癥發生。該手術的并發癥主要有:聲帶粘連;軟腭擦傷和黏膜下淤血;舌體麻木、伸舌偏斜;牙體松動、脫落;下肢靜脈炎等[3]。支撐喉鏡下喉手術的應用范圍:包括聲帶息肉、小結或囊腫、喉乳頭狀瘤等。配合20%硝酸銀燒灼創面可完成早期聲帶癌、喉淀粉樣變性。但此手術不是人人適用,對有嚴重頸椎病、張口受限者、不符合全麻要求者以及直達喉鏡下不能暴露喉腔者禁用。在基層醫院且暫無激光、等離子及射頻設備,使用20%硝酸銀燒灼創面,防止復發有明顯臨床效果,因硝酸銀與蛋白質結合即形成白色假膜,可黏附于表面,而硝酸銀過多有形成氯化銀沉淀之慮[4]。故燒灼時棉球不宜過大且蘸藥不宜過多,并及時用生理鹽水棉球涂抹創面以防止形成氯化銀沉淀。并發癥的預防:手術操作輕柔可預防及減少口咽及喉咽黏膜的擦傷,操作熟練,縮短手術時間,可減少支撐喉鏡對舌體的壓迫,特別是舌體肥厚的病人術后易出現舌部麻木感。我們對雙側聲帶病變術后的患者囑其多做深呼吸使聲帶外展,有效地防止了聲帶粘連。綜上所述,支撐喉鏡下行聲帶、喉部病變手術,在基層醫院無相應激光、等離子、射頻等治療設備時,手術完成后行20%硝酸銀燒灼創面處理,可明顯減少復發,提高手術療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成珠.支撐喉鏡下喉顯微手術治療聲帶息肉、聲帶小結86例分析.解剖與臨床,2004,9(1):31-32.

  2 黃選兆,汪吉寶.實用耳鼻喉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47.

  3 陳菊祥,彭玉成,胡慧萍,等.支撐喉鏡下喉顯微手術并發癥的原因及防治.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1,15(3):821.

  4 吳學愚,蕭軾之.耳鼻咽喉科全書,第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89.

  



頁:
返回頂部】【打印本文】【放入收藏夾】【收藏到新浪】【發布評論



察看關于《全麻支撐喉鏡手術治療聲帶喉疾病99例分析》的討論


關閉

網站地圖 | RSS訂閱 | 圖文 | 版權說明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8 39k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醫源世界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3000612號-9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30864
醫源世界所刊載之內容一般僅用于教育目的。您從醫源世界獲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診斷、治療疾病或應對您的健康問題。如果您懷疑自己有健康問題,請直接咨詢您的保健醫生。醫源世界、作者、編輯都將不負任何責任和義務。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僅為傳播信息促進醫藥行業發展,如果我們的行為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聯系Email:w39kf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