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關鍵詞】 老年癡呆 康復與指導 老年癡呆癥又稱阿爾茨海默病,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其特征性病理變化為大腦皮層萎縮,并神經原纖維纏結大量記憶性神經元數目減少以及老年斑的形成。近年來,我國神經內科的研究表明:中國是老年癡呆的高危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腦血管性疾病的患病......
【關鍵詞】 老年癡呆 康復與指導
老年癡呆癥又稱阿爾茨海默病,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其特征性病理變化為大腦皮層萎縮,并神經原纖維纏結大量記憶性神經元數目減少以及老年斑的形成。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或逆轉疾病進展的治療藥物,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
近年來,我國神經內科的研究表明:中國是老年癡呆的高危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腦血管性疾病的患病率為324/10萬人口,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總數已達1.1億,因此,做好社區居民的健康指導,對預防老年癡呆和提高老年癡呆病人的生存質量勢在必行。
1 抓預防,降低患病率
1.1 提高社區居民文化素質
低文化可能成為老年癡呆的危險因素。因此,在社區健康教育中要有目的地舉辦一些學習班或講座,旨在提高社區居民的文化修養,培養其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在面對重大不良生活事件打擊面前,能以科學的態度正確地認知和評價,并以積極的態度尋求新的寄托和社會支持,以逐步適應變化了的生活。
1.2 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
興趣愛好是否廣泛在老年癡呆組與健康組有非常顯著的差異。興趣狹窄的人,與人溝通交流很少且無效,大腦思維僵化,心胸相對狹窄,腦細胞易老化、萎縮、功能減低;反之,興趣愛好廣泛,與人溝通有效,接受信息刺激多,腦細胞代謝活躍,生命力旺盛,衰老過程減慢。此外,參加一些有益于心身健康的文體活動:如上上網、做些戶外活動等,均可增加腦血流量,使腦細胞獲得充足的營養和氧供,以增加腦細胞的活性。對預防與降低老年癡呆有一定作用。鑒于此,社區在健康教育方面,應根據社區條件和社區人群的文化修養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吸引更多的居民,以培養其廣泛的愛好,以期降低老年癡呆的發生率。
1.3 指導居民科學飲食
1.3.1 常吃富含膽堿豐富的食物
科學研究發現乙酰膽堿缺乏是患老年癡呆的主要原因。膽堿有助于乙酰膽堿的生成,因此,在社區健康教育中,應向居民宣傳常吃富含膽堿豐富的食物如:黃豆及其制品、花生、蛋卷、核桃、魚、動物肝臟、肉類、燕麥、海帶,紅腐乳,大白菜和蘿卜、米等,有助于乙酰膽堿的合成。可望降低老年癡呆的發病率。
1.3.2 少食含鹽、糖、油多的食物,少飲或不飲烈性酒
有報道酒精能使大腦細胞密度降低,功能下降,并使腦細胞萎縮,戒酒后腦細胞密度增加,智力有所改善。
1.3.3 防便秘
經常便秘的人,增加發生老年癡呆的危險性。因此,要常吃富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以降低血漿膽固醇,防治動脈硬化。如芹菜、韭菜、新鮮的綠葉蔬菜、粗糧、豆類等,以促進腸蠕動,預防便秘。
1.3.4 生活中防鋁中毒,以降低腦組織中鋁的含量
據報道:老年癡呆病人的大腦中鋁的含量高于正常腦的9倍。鋁在大腦內蓄積,會損害中樞神經功能,引起智能障礙,發生老年癡呆。此外,不要飲用或盡量少用鋁制品盛裝的飲料和食物;不可過多食用明礬加工的食物,如油條、油餅、涼粉等,特別注意鋁制飲具接觸酸性或堿性食物。
2 做好老年癡呆病人的護理,提高其生存質量
對病人出現的早期癥狀不理睬,甚至敵對態度。鑒于此,應對社區居民進行健康教育,讓居民了解老年癡呆的基本知識,特別是對早期臨床表現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以便早期確診,進行早期治療和訓練,延緩病程的進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對病人真正的做到:生活上關心、精神上撫慰。讓老年癡呆病人在家中得到關愛,享受真正意義上家的溫暖,切實提高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