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觀察蒙西醫結合治療過敏性紫癜臨床療效。方法 對本科收治58例過敏性紫癜患者進行分析,一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西醫治療,另一組(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蒙藥治療。結果與結論 蒙西醫結合治療療效顯著優于單西藥治療,并療效快,復發率低。 【關鍵詞】 蒙西醫結合。...
【摘要】 目的 觀察蒙西醫結合治療過敏性紫癜臨床療效。方法 對本科收治58例過敏性紫癜患者進行分析,一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西醫治療,另一組(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蒙藥治療。結果與結論 蒙西醫結合治療療效顯著優于單西藥治療,并療效快,復發率低。
【關鍵詞】 蒙西醫結合;過敏性紫癜;臨床療效
近來過敏性紫癜在我區發病率明顯增加,特別中小學生當中亂吃零食等原因導致患本病增多,在治療當中療程過長或療效欠佳多見。為了探索治療過敏性紫癜更為有效的方法,筆者采用編碼隨機對照組進行分析,現將治療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過敏性紫癜皮疹主要表現為不同大小的瘀點、紫癜與 紅斑,微有癢感,開始呈現紅色,繼而為暗紅色,直至棕色,以四肢以下伸側、關節附近多見,對稱分布,高于皮膚。病人選擇為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本科就診的過敏性紫癜患者58例,所選病人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1]。
1.2 一般資料
采用數字編碼隨機對照方法,58例過敏性紫癜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10歲(3~17歲);其中皮膚型15例,關節型6例,腹型5例,腎型3例,混合型1例。對照組28例,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齡9歲(3~15歲);其中皮膚型13例,關節型7例,腹型6例,腎型2例。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休息,均可避免可疑食物和藥物,對照組西藥常規給予撲爾敏35mg/kg,分日3次口服,維生素C片每次50~100mg,每日3次口服,同時加用10%葡萄糖酸鈣10ml靜注。治療組在西藥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蒙藥:皮膚型給予十五味云風丸+血清八味散,腹型給予十五味云風丸+連翹四味湯,關節型給予十五味云風丸+珍寶丸,腎型給予十五味云風丸+益腎十七味丸,一周為1個療程。
2 結果
2.1 療效標準
痊愈:全身皮疹消失,無復發,腹痛、關節痛消失,檢驗尿常規、便常規均正常。顯效:全身皮疹消退或明顯減少,色素變暗淡,腹痛或關節痛明顯緩解或消失,尿常規示潛血,蛋白減少或消失,便常規潛血減少或消失。無效:皮疹無消失或多次反復,腹痛關節痛無明顯緩解或加重,檢驗尿常規潛血、蛋白無消失或加重,便常規潛血無消失或加重。
2.2 療效結果
在蒙西醫結合治療組的30例患者中痊愈26例(87%),顯效4例(13%),療效最短一周,最長6周;對照組28例中痊愈19例(68%),顯效6例(21%),無效3例(11%),療效最短2周,最長8周,兩組相比較痊愈差異有顯著性,說明蒙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單西藥治療(P<0.05)。
3 討論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較常見的毛細血管壁變態反應性出血性疾病,本病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男性多見于女性,好發于春秋季節。本病蒙醫屬“巴木病”[2],亦稱“青腿病”,由多出外感濕度,風寒吹襲而導致“巴達干”偏盛,并與惡血和黃水相混降于下肢,阻礙氣血運行所致。蒙藥治宜以燥黃水,涼血,祛“巴達干”之邪為原則,若合并“粘”,則發病急劇,身熱寒戰,疼痛劇烈,治宜佐以殺“粘”,蒙藥十五味云風丸由白云香20g,訶子50g,水菖蒲45g,木香、苘麻子、川楝子、決明子各15g,草烏(制)、麝香7.5g,苦參、兒茶、黑云香各10g,五靈脂25g,梔子、瞿麥各5g,配合組成,功能為燥黃水,殺“粘”,消腫。主治“巴木病”,丘疹等皮膚病及黃水病。蒙西醫結合治療本病標本兼治,療效可靠,不易復發,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 祝惠民.內科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354-355.
2 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59-6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