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其發病機制不明確,無特效治療方法,筆者對120例耳鳴患者用利多卡因鼓室內注射聯合習服療法治療,治療后耳鳴改善情況,有效率達到85%,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利多卡因。習服療法 利多卡因一種局部麻醉藥。常用于治療心律失常,用于治療耳鳴也有很長的歷史。...
【摘要】 耳鳴患者近年來有增多趨勢。由于其發病機制不明確,無特效治療方法,筆者對120例耳鳴患者用利多卡因鼓室內注射聯合習服療法治療,治療后耳鳴改善情況,有效率達到85%,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利多卡因;耳鳴;習服療法
利多卡因一種局部麻醉藥。常用于治療心律失常,用于治療耳鳴也有很長的歷史。利多卡因治療耳鳴的機制是:細胞膜穩定劑,阻斷Na+離子通道,使細胞膜不易去極化,從而降低聽神經纖維的自發放電[1],筆者嘗試應用鼓室內注射利多卡因聯合習服療法治療耳鳴。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從2008年1月—2011年10月,對120例耳鳴患者行1%利多卡因鼓室內注射和習服療法,其中女82例,占68.33%,男38例,占31.67%,年齡30~85(46.00±5.00)歲。學歷:大專以上40例,占33.33%;高中及中專40例,占33.33%;小學及以下40例,占33.33%。入院后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均正常。
1.2操作方法患者外耳道常規消毒,用1%丁卡因棉片貼在鼓膜上2~3min,取出丁卡因棉片后,將1%利多卡因0.3~0.5ml經鼓膜穿刺注入鼓室,讓患者臥床休息,同時使用習服療法,讓責任護士定期給予患者習服訓練的詳細指導。包括耳鳴不全掩蔽,松弛訓練,轉移注意力和心理咨詢等。
1.3觀察指標(1)耳鳴響度可以由患者自我進行評估,如可讓患者自己大致形容耳鳴的程度是否為:極強、強、中等、弱、極弱等。(2)根據王洪田《耳鳴診治新進展》中對耳鳴響度分為以下7級[2]:0級: 無耳鳴;1級: 響度輕微,若有若無;2級: 響度輕微,但可肯定感覺到;3級: 響度中等,可清晰感覺到;4級: 耳鳴聲較大;5級: 耳鳴聲很大,有吵鬧感;6級: 耳鳴聲極大,似處于最響的環境聲中,難以忍受。
2結果
本組120例患者,通過鼓室內注射利多卡因聯合習服療法,耳鳴由極強降為強8例,降為弱5例,降為極弱8例;由強降為中等15例,降為弱5例;由中等降為弱15例,降為極弱16例,耳鳴消失4例;由弱降為極弱15例,耳鳴消失5例;由極弱降為耳鳴消失6例。有效率85%。
3典型病例
患者,男,42歲,機關工作人員,2個月前不明原因右耳持續耳鳴。耳鳴響度穩定,自覺耳鳴響度中等(按:很強、強、中等、弱、很弱)五等級劃分,影響工作。耳鳴評估:耳鳴音調匹配為6kHz純音,響度5dB,Feldmann曲線(最小掩蔽曲線)為I型。殘留抑制時間:100s,主觀評估得分67分。治療方案:(1)用皮試注射器抽取1%利多卡因0.5ml經鼓膜穿刺注入鼓室。(2)由責任護士給予患者習服訓練的詳細指導。效果評估:治療1周后,自覺耳鳴聲變小,2周后,有持續聲變為偶爾隔斷出現。隨后的2周治療,耳鳴聲繼續減小,耳鳴主觀評估得分為35分,自感耳鳴的響度很弱。隨訪。 每天使用習服療法鞏固治療,2個月后隨訪,告知耳鳴完全消失。4討論耳鳴患者近年來有增多趨勢[3],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一般伴有嚴重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所以,對耳鳴的治療應該從兩方面進行:一是藥物,由于耳鳴的發病機制不明確,藥物治療往往效果不明顯,筆者使用利多卡因治療耳鳴,主要是阻斷Na+離子通道,使細胞膜不易去極化,從而降低聽神經纖維的自發放電,有效抑制耳鳴。二是習服療法。要特別請患者注意,不要長期使用藥物,要相信科學,短期試用藥物,主要還是習服,其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盡快達到對耳鳴的適應和習慣。打破耳鳴與不良情緒之間的關聯及惡性循環鏈,增加聽系的濾過功能及中樞擬制力,讓神經系統(聽系、邊緣系統和自主神經系統)訓練或再編碼以降低中樞敏感性[4],將耳鳴視為“背景”噪聲,放松對耳鳴的警戒,以此減輕或清除耳鳴。本文護理治療的120例耳鳴患者中,有效率達到85%,說明鼓室內注射利多卡因聯合習服療法對耳鳴患者的康復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洪田,姜泗長,楊偉炎,等.一種耳鳴分類調查表的介紹(附225例主觀耳鳴分析).聽力學及語言疾病雜志,2001,9(1):48-49.
2王洪田.耳鳴診治新進展.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65.
3松島純一,肖紅萬,佟麗娟.耳鳴的電刺激療法.日本醫學介紹,1994,15(8):371.
4銀力,曹永茂,徐威.耳鳴再訓練療法治療耳鳴.聽力學及語言疾病雜志,1998,6: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