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 觀察參芎葡萄糖注射液對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方法 將6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參芎葡萄糖注射液2周,比較治療前后兩組療效和血液流變學的差異。結論 參芎葡萄糖能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各項指標,改善臨床治......
【摘要】 目的 觀察參芎葡萄糖注射液對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方法 將6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參芎葡萄糖注射液2周,比較治療前后兩組療效和血液流變學的差異。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紅細胞壓積、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漿黏度、血沉及纖維蛋白原的降低與對照組相比亦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 參芎葡萄糖能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各項指標,改善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 參芎葡萄糖;慢性肺心病;血液流變學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系指各種不同病因損害肺的結構和功能,引起右心損害的一種心臟病。本病為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20世紀90年代的普查結果表明肺心病患病率為0.86%[1]。近年大于15歲人群的抽樣調查結果為0.70%,占COPD的22%[2]。臨床觀察發現,多數肺心病患者的血液呈高凝狀態或血栓前狀態,容易誘發、加重心力衰竭以及形成肺小動脈血栓,從而導致臨床預后不良。本文主要探討參芎葡萄糖注射液對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入選者均為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因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診斷依據1980年第三次全國肺心病專業會議診斷標準[3],心功能依據紐約心功能協會(NYHA)分級。68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1)觀察組34例,其中男24例,女10例,年齡58~80歲,平均(67.72±10.2)歲,平均病程(12.03±4.81)年。 其中心功能Ⅱ級者5例,Ⅲ級者21例,Ⅳ級者8例。(2)對照組34例,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齡58~79歲,平均(67.28±11.2)歲,平均病程(13.15±5.23)年。其中心功能Ⅱ級者6例,Ⅲ級者21例,Ⅳ級者7例。兩組在年齡、性別構成比、病程心功能程度等指標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視病情需要給予常規抗感染、平喘、化痰、改善通氣、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及必要時強心、利尿等綜合治療,觀察組在上述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參芎葡萄糖注射液100ml,1次/d,共2周。
1.3 觀測指標
所有患者治療前后均空腹留取靜脈血標本,檢測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沉及纖維蛋白原含量等血液流變學指標。
1.4 療效評價
參考1980年全國肺心病會議修訂的綜合療效標準。顯效:治療后咳嗽癥狀顯著減輕,發紺明顯減輕,肺部啰音消失或明顯減輕,心功能恢復2級,水腫消失或明顯減輕。有效:治療后上述各項指標部分減輕或有所好轉,心功能改善1級。無效:治療后上述各項指標均無好轉,或病情加重。
1.5 統計學方法
測定數據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均值比較采用t檢驗,有效率的檢驗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表1 兩組療效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結果比較
在觀察組中各指標治療后的改善均差異有顯著性(P<0.05或P<0.01),且紅細胞壓積、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漿黏度、血沉的降低程度均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比較
2.3 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未發現有因參芎葡萄糖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應。
3 討論
肺心病患者由于長期慢性缺氧使腎臟釋放促紅細胞生成素增多,造成紅細胞生成增加,紅細胞壓積亦隨之提高。同時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導致二氧化碳分壓上升,使紅細胞膜的流動性和可塑性降低,并使紅細胞內黏度增加,膜黏度增高,膜彈性降低、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聚集率增加[4]。反復呼吸道感染使體內免疫球蛋白、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纖維蛋白原為大分子蛋白質,其濃度增加直接引起血漿黏度增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激活,導致全身血管收縮、肺循環動力學障礙,高凝狀態也隨之加重,并引起血管內血流阻力增加,組織有效灌注不足形成微循環障礙,甚至微血栓形成。缺氧使平滑肌細胞膜對Ca2+的通透性增加,細胞內Ca2+含量增高,肌肉興奮-收縮耦聯效應增強,使肺血管收縮,導致肺動脈高壓,最終可發生肺心病和右心衰竭。參芎注射液是丹參和川芎的合劑,每100ml中含川芎嗪100mg、丹參素20mg。兩者具有舒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而用于多種血管阻塞性疾病的治療[5]。其具體機制如下:(1)能活化細胞膜上的鈣泵,使血小板內Ca2+濃度降低,阻斷Ca2+對血小板激活及前列腺素代謝,解除血小板聚集;(2)能抑制cAMP磷酸酯酶活性,使cAMP增加,平滑肌舒張。(3)能抑制5-羥色胺引起的動脈痙攣,并能阻斷5-羥色胺的生成,有選擇性地松弛血管平滑肌。(4)能抑制血小板線粒體耗氧量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是一種新的鈣拮抗劑。(5)能提高紅細胞和血小板表面電荷,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流變性作用。(6)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及TXA2水平,從而降低TXA2/PGI2 比例,擴張血管,使血液循環阻力降低[6]。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川芎嗪和丹參是一活血化瘀藥能疏通血脈,降低血黏度,降低紅細胞壓積,解除紅細胞和血小板聚集,擴張肺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肺動脈高壓,減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臟功能,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有效改善肺泡通氣量,對肺心病急性發作期的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有顯著療效。本試驗證明,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增加了參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療的患者,紅細胞壓積、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漿黏度、血沉血漿纖維蛋白原的降低均顯著大于常規對照組,提示了患者紅細胞變形性、聚集性、血液黏稠度等,即血流動力學的改善更加明顯,同時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效果也明顯優于對照組。結果說明在常規控制感染、吸氧、糾正低氧血癥等綜合治療的同時,使用參芎葡萄糖注射液能積極糾正高凝狀態,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肺微循環,降低肺動脈高壓,減少微血栓形成可能性,對治療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鄧偉吾.實用臨床呼吸病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4:701-702.
2 胡建林,楊和平.呼吸疾病鑒別診斷與治療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315.
3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臨床診斷及療效判定標準.中華結核與呼吸雜志,1980,3(2):23-25.
4 Bauer KA,Rosenberg RD.The pathophysiology of the prethomobolic state in human insight gained from studies using markers of hemostalic system activiation.Blood,1997,70(2):343.
5 李愛民,孔曉梅,許建英,等. 川芎嗪對慢性肺心病血栓前狀態的影響.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雜志,2003,1(10):152.
6 林春龍,張珍祥,徐永健. 川芎嗪和尼群地平配伍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機制探討.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1,21(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