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關鍵詞】 糖尿病腎病 臨床分析 糖尿病腎病起病隱襲,多呈進行性,早期無明顯自覺癥狀,故極易漏診。糖尿病腎臟損害一般多為2型糖尿病,年齡大多在50歲以上,病程超長,腎臟損害的發生率超高,越嚴重,預后越差。1臨床資料25例糖尿病腎臟中,男14例,女11例。1型糖尿病6例,2型糖尿病19例。...
糖尿病腎病起病隱襲,多呈進行性,早期無明顯自覺癥狀,故極易漏診。糖尿病腎臟損害一般多為2型糖尿病,年齡大多在50歲以上,病程超長,腎臟損害的發生率超高,越嚴重,預后越差。
1臨床資料
25例糖尿病腎臟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最大80歲,最小54歲,60歲以上者共16例;病程最長25年,最短4年2個月,平均15年。1型糖尿病6例,2型糖尿病19例。有其他并發癥的: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3例,神經病變12例,血粘度增高者11例,白內障6例,冠心病7例,高血壓18例,腦梗死3例,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9例,死于尿毒癥3例。
2分析
本組資料中病程超過14年以上者共16例,所以在檢查尿常規和腎功能正常者,并不能排除腎臟損害,故對3年以上病史的糖尿病,一定要查尿微量白蛋白,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部分病人,周圍神經病變為糖尿病初起癥狀,往往癥狀出現在視網膜病變和腎臟損害之前。糖尿病系周身微血管病變,故糖尿病腎病的高血壓與微血管損害直接相關,從而加速了腎、心、腦、眼病的進程。糖尿病又常引起血粘度增高,導致血流緩慢,必然加重局部的缺氧和酸中毒,對微血管病變又是促發因素,使冠心病、腦梗死的病人增加,所以目前治療糖尿病,必須積極控制原發病,飲食、運動、藥物等綜合治療,糾正糖代謝紊亂,抑制血栓形成,對防治糖尿病腎損害及其他并發癥均有益處。胰島素的應用要因人而異,個體化治療。另外,控制高血壓亦能明顯延緩或阻止腎臟的損害,控制感染,應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以免加重或誘發急性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