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關鍵詞】 65鉆顱閉式引流 慢性硬膜下血腫 慢性硬膜下血腫(CSDH)行鉆顱沖洗引流術是簡易安全鉆顱方法,病人痛苦較小,花費少,基層醫院均能開展。1 手術操作中注意事項(1)鉆孔部位的選擇:隨著CT普及應用,部位均選擇血腫的最厚部位,也應是頭部位置最高部位,這樣血液容易沖洗抽吸,同時使沖洗時進入顱內的空氣也......
【關鍵詞】 65鉆顱閉式引流 慢性硬膜下血腫
慢性硬膜下血腫(CSDH)行鉆顱沖洗引流術是簡易安全鉆顱方法,病人痛苦較小,花費少,基層醫院均能開展。1998-2010年筆者用該法治療CSDH 28例術后未發生明顯并發癥,隨訪1個月~2年無1例復發。體會如下。
1 手術操作中注意事項(1)
鉆孔部位的選擇:隨著CT普及應用,部位均選擇血腫的最厚部位,也應是頭部位置最高部位,這樣血液容易沖洗抽吸,同時使沖洗時進入顱內的空氣也容易排出,從而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和避免術后張力性氣顱的發生。(2)頭皮切口要適當,過大造成不必要的損傷,過小不利于手術操作,往往因切口較小而忽視頭皮血管止血,特別是小血管出血一定要電凝止血后再用頭皮夾止血,防止因頭皮血腫壓迫引流導管而導致手術后引流不暢。(3)鉆顱時宜選用大號鉆頭,一則便于看清硬膜上有無血管,另外骨窗小不利于術中變換導管方向。(4)硬腦膜應行“+”字切口,切開前應常規行電凝硬腦膜,切開硬腦膜及血腫包膜后應將血腫包膜在電凝以防止包膜滲血及包膜上血管斷裂傷出血,一般病史較長的CSDH包膜都較厚,內膜血管也較豐富,此時尤應注意。(5)導管選擇與插入方法:分別用8+導尿管或直徑2.0mm、2.4mm硅膠管,以后者為佳,因其質地相對柔軟,稍受阻力即易彎曲,故不易損傷腦組織,同時對腦組織刺激性也小。插管時應用右手拇指、食指提管,靠指頭來感覺導管有無阻力,以便控制插入深度和方向,切忌不可用力過猛而損傷腦組織。(6)沖洗時一定要用靜脈注射用的生理鹽水,同時不要將空氣注入顱內,以防感染及張力性氣顱的發生。(7)沖洗時速度要慢,用力要均勻,大量過快沖洗會使腦受壓突然過高,過快抽出不凝固血液,易使顱內壓突然下降,而使橋靜脈斷裂出血發生鄰近或遠隔血腫,張世明等曾報道:因顱內壓突然下降而使硬腦膜與骨膜之間距離增大,硬腦膜與顱骨之間的導血管斷裂,特別是矢狀竇剝離在短期內形成1500ml巨大硬膜外血腫而導致患者死亡的病例。(8)沖洗一定要徹底:術中應反復沖洗,直至沖洗后排出的液體清亮無血為止,這樣可避免因血凝塊或纖溶有關的物質沖洗部徹底而導致血腫復發。(9)術后常規導管引流48~72h,一則可引流殘留的血腫或血液性液體,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引流管觀察有無新鮮出血或碎裂的腦組織排出,便于了解術中有無腦及血管損傷,有利于及時到處理。
2 小結
鉆顱閉式引流鉆顱CSDH,術中術后注意四個字,即準(定位要準),輕(操作要輕),慢(沖洗速度要慢),細(術中術后觀察要細)。